爱新觉罗·永璇是清代宗室,爱新觉罗·弘历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
爱新觉罗·永璇出生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七月十五日。在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被封仪郡王。爱新觉罗·颙琰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晋升亲王,同年二月被撤。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正月因年老获准冬季不必进宫值班。次年正月儿子绵志封贝勒。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因刻错圣训被罢俸三年。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林清起义时绵志表现勇敢获封郡王,永璇免处分。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因祭祀遇雨被降为郡王,罚五年俸禄。爱新觉罗·旻宁十年(公元1830年)永璇探视大阿哥致绵志被罢官。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八月永璇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谥号“慎”。儿子绵志继承爵位,去世谥号“顺”。
爱新觉罗·永璇的形象在《嘉庆传奇》《如懿传》等影视作品上有出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爱新觉罗·永璇出生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七月十五日。生母为淑嘉皇贵妃佳氏,上驷院卿三保之女。在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被封为仪郡王之前,就已经受命管理雍和宫、武英殿御书处事务。
封为仪郡王、亲王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永璇被封为仪郡王。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授宗人府宗令。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总理左右两翼宗学事务。爱新觉罗·颙琰四年正月(公元1799年),他晋升为亲王,并受命总理吏部事务,清除和珅党羽。然而在同年二月,这一任命被撤销。嘉庆帝在谕旨中指出:“六卿分职,各有专司,原无总理之名,勿启专权之渐。”
嘉庆十三年正月(公元1808年),嘉庆帝再度下旨,表示永璇年事已高(已过六十),冬季寒冷无事时不必每日进宫值班。次年正月,他的儿子绵志被封为贝勒。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因武英殿刻高宗圣训误书庙讳,永璇被罢王俸三年。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公元1813年),林清起义爆发,贼人闯入禁城,绵志跟随宣宗用鸟铳击毙贼人。嘉庆帝嘉奖其勇敢表现,加封绵志为郡王,并增加俸禄一千两。而永璇则因督捕勤劳,免除一切处分。
嘉庆二十年七月(公元1815年),永璇受命祭祀清裕陵,因遇大雨返回京城,被降为郡王,其子绵志的郡王衔及增加的俸禄也被取消,并罚永璇五年俸禄。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公元1819年),绵志的郡王衔被恢复,并赐三眼孔雀翎。同年七月,永璇因刺探政事被爱新觉罗·颙琰训斥,并指出:“朕兄仪亲王年已七十四,精力渐衰。所领事务甚多,恐有贻误,探听尚有可原。朕不忍烦劳长兄,致失颐养。嗣后止留内廷行走,平日不必入直。”六月,绵志因纵容其妾父冒职官诈赃,再次被取消郡王衔,并罚贝勒俸禄四年。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正月(公元1823年),绵志恢复郡王衔并增加俸禄。道光八年正月(公元1828年),绵志获准在紫禁城内乘轿,并增加赏俸银五千两,以示亲亲敬长之意。同年十一月,爱新觉罗·旻宁谕令朝贺免行礼。道光十年十月(公元1830年),永璇前往圆明园探视大阿哥,直接进入福园门,导致绵志被罢官。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道光帝下谕,永璇在寿皇殿、安佑宫行礼时可在府第内行礼。元旦及正月十四日的宗亲筵宴也免其入宴,并另行颁赐果肴一席。
逝世
道光十二年八月(公元1832年),永璇去世,享年八十七岁。朝廷赐银五千两治丧,爱新觉罗·旻宁亲临赐奠,谥号“慎”。永璇的儿子绵志继承郡王爵位,去世后谥号“顺”。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
甲寅镇。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侍早晚膳。至丁卯皆如之 御奉三无私殿。赐皇子诸王等宴
谕军机大臣等、据章佳·尹继善奏、拟于三月内、将印务交与高晋护理。即赴京陛见等语。爱新觉罗·福惠行聘吉期。已择于四月十二日。尹继善自当先期来京料理。现在江西省审案完竣。该督自可即回江宁。所有一切应办事件。上紧清理。俟高晋到日。将总督印务交代。即行起程赴京
乾隆二十六年六月
甲申。上以皇八子永璇婚礼。还宫。礼毕。幸圆明园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
己酉。谕曰、忻贵妃逝。加恩照贵妃例办理。著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爱新觉罗·绵恩、穿孝。其应行典礼。交该部察例具奏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
甲戌。遣官祭先医之神
皇八子永璇、移居东三所。上临幸。进早膳
乾隆三十五年五月
壬午。谕曰、爱新觉罗·福惠未行奏闻。辄自进城。观保。汤先甲。系阿哥师傅。并未劝阻。殊属不合。观保。汤先甲。俱著革职
癸未。谕曰、阿哥等在书房读书。所以检束身心。自当出入有常。步必谨。如每月派祭奉先殿等事。原可循例径行。其余或有他故外出。必须以实奏闻。庶举动不得自由。且有合于出告之礼。今爱新觉罗·福惠以己事入城。并未奏知。又不关白师傅。殊属非理。且皇子每出。例派散秩大臣侍卫等护行。非惟体制宜然。亦所以致其防闲。使不得行止任情。趋于所便也。乃爱新觉罗·福惠仅带亲随。及园门护军数人。策骑同往。有何急务。而匆若此。纵不自重。其如大体何。率此以往。或相习效尤。无所顾忌。必将肆意游行。无所不至。且恐外间愚妄之徒。得以藉端诡遇。驯至结纳依附诸弊。皆从此隐伏。其所关系尤钜。不可不为先事之防。况阿哥等渐皆长成。尤宜慎于所习。即在书房。原非专事儒生占毕。惟当循循规矩。使心志不于外驰。且兄弟辈昕夕相聚。砥砺交资。尽化其域忌之见。亦甚有益。其阿哥等之未习职事者。固当以就学为先务。即如四阿哥。派管武英殿等处。六阿哥。派管内务府。绵恩阿哥。派管前锋统领。遇有应行事定。及有与同事大臣商酌者。自不妨各就官所办公。其无事之时。仍当日理常课。即文书画诺。亦可携至斋中。正复并行不悖。其他更不容稍有旷废矣。至于爱新觉罗·福惠进城之事。朕初亦竟不知。因近日派诸皇子。诣黑龙潭分班祈雨。八阿哥与十一阿哥同班。适伊二人下班之期。朕遣人唤至。传旨询及雨坛事。惟十一阿哥对答。始知八阿哥之私自入城。朕并非有意察。而其迹自然发露。得以因事提撕。小惩大诫。未必非诸皇子之福。在八阿哥惟当益深感惧。即众阿哥亦当共知奋勉。方不负朕教育成全恩意。若八阿哥谓十一阿哥讦发其私。隐怀嗔恨。此乃不明理之见。谅亦不出此。试思十一阿哥。当朕问及时。设稍为其兄掩饰弥缝。岂百欺父。若唤来面询。何能复隐。且朕非特慈爱诸皇子。为之杜渐防微。实敬念我祖宗贻泽之长。惟期世世子孙。永守无斁。因不惜谆谆教迪。诸皇子宜善体朕心恪遵朕训。志日笃而业日修。复彼此相亲相爱。式好无尤。方能永承福庆。至师傅为诸皇子授读。岂仅以寻章摘句为能。竟不知随事规劝。俾明大义。而总师傅。则尤当尽心诲导。凡事纳之于善。勿使稍有过方为无厥职。今于爱新觉罗·福惠擅自出入一节。漫无觉察。所司何事。且朕昨岁。即闻书房中诸务懈弛乃总师傅从无人奏及一语。此非漠不关心。即系务为姑息。以致阿哥等不得畏惮。酿成此事。所谓爱之适以害之。又岂朕委任老成本意乎。若谙达等之不晓事理。自取咎戾。更不足责备矣。今已将八阿哥。及师傅。谙达。分别示儆。并为明切诫谕。令录一通。实贴尚书房。使皇子等朝夕观省。知所劝戒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
甲子。上临西花园。视皇四子履郡王爱新觉罗·永珹疾。 皇四子履郡王永薨。 谕曰、皇四子履郡王永珹、秉性醇良。持躬端谨。朕诸子中次序最长。昨因疾。竟至不起。著派爱新觉罗·福惠永璇穿孝。与金简办理丧仪。所有一切典礼。加恩照亲王仪注行。
壬申。上诣九经三事殿、上行皇太后梓宫前供奠。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
壬子。博尔济吉特·哲哲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诣芦殿。于孝圣宪皇后梓宫前。行朝奠礼。跪送梓宫启行。随从之王大臣官员。皆随上行礼举哀。梓宫至古谢村。奉安于芦殿。遣皇八子永璇、恭代行夕奠礼。至翼日朝奠礼亦如之。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
谕、前派爱新觉罗·福惠、十一阿哥、校勘四库全书。向来总裁校书。经朕指出错误者。例有处分。阿哥等所校之书。如有错误。亦应一体查核处分。以许昭公当。其应罚之俸。著照尚书例议罚。即于应得分例内坐扣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
谕曰、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著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谢墉、周煌、达椿、汪廷玙、钱载、胡高望、窦光鼐、曹文埴、金士松、李汪度、朱圭、倪承宽、吉梦熊、著充四库全书馆总阅。书成时。与总裁一体列名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
丁亥。谕、前谕营建王府、公府、以备皇子等分居之用。现在各工将次告成。皇八子永璇、著加恩封为郡王。赏给西长街王府居住。其西华门外王府。著赏给皇孙定郡王爱新觉罗·绵恩居住。西单牌楼公府。著赏给皇孙镇国公爱新觉罗·绵德居住。所有分府、及封爵各事宜。著各该衙门。照例办理具奏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
乙卯。上幸皇八子永璇第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
壬午。谕、中正殿乐部事务。著派爱新觉罗·福惠管理。算学事务。著绵恩管理。怡亲王爱新觉罗·永琅、著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
又谕曰、富察·福隆安、现在气体微弱。所有清字经馆总裁。并稽察功课。及四库全书馆总裁。并稽察功课。著派八阿哥管理。
乾隆五十九年四月
丙子。谕曰、爱新觉罗·弘畅、弘旿、经朕屡次宥过。仍肆意妄为。不顾宗室体面。甚为可恶。弘畅著罚郡王俸三年。弘旿著罚廉俸十年。以示惩戒。 又谕曰、弘畅不称宗人府左宗正之职。淳前往天津市。亦属懒惰。弘畅之缺。即著淳頴调补。所遗宗令员缺。著永璇补授。
乾隆六十年九月
又谕、正红旗汉军都统员缺。著德明调补。所遗正红旗满洲都统员缺。著爱新觉罗·福惠仪郡王补授。保宁现补授伊犁府。镶黄旗汉军都统员缺。著庆桂调补。其所遗镶蓝旗满洲都统员缺。著十一阿哥成亲王补授。现在总谙达乏人。八阿哥、十一阿哥、系众阿哥长辈。易于约束八阿哥、十一阿哥、俱著授为总谙达。务须尽心教导。善为约束。
以上内容来自:
译文: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
甲寅日:皇帝陪同皇太后到同乐园,早晚陪膳。一直到丁卯日都如此。皇帝在三无私殿设宴招待皇子和诸王。
皇帝对军机大臣们说,章佳·尹继善上奏,计划在三月内,将印务交给高晋暂代处理,然后赴京面见皇帝。爱新觉罗·福惠的婚礼吉日已经定在四月十二日。尹继善应提前来京准备,现在他在江西审案已完,应该即刻返回江宁,把一切事务处理妥当,等待高晋到任后交接印务,然后赴京。
乾隆二十六年六月
甲申日:皇帝因八子永璇的婚礼回宫,礼毕后前往圆明园。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
己酉日:皇帝下旨,忻贵妃去世,按照贵妃的规格办理丧事。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和爱新觉罗·绵恩穿孝,相关礼仪由有关部门办理。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
甲戌日:派官员祭祀先医之神。八子永璇搬到东三所,皇帝前往视察,并与他共进早餐。
乾隆三十五年五月
壬午日:皇帝谕示,爱新觉罗·福惠未经奏报,擅自进城。观保和汤先甲是阿哥的师傅,却未加劝阻,实在不合适。于是革去观保和汤先甲的职务。
癸未日:皇帝再次谕示,阿哥们在书房读书,本应规矩严谨,凡事奏报。八阿哥未经奏报擅自进城,是大不敬的行为。他仅带亲随和几名护军进城,没有任何急务,却如此急匆匆。这种行为不仅不自重,还可能导致诸多隐患。因此,皇帝训斥八阿哥,并告诫其他阿哥要引以为戒。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
甲子日:皇帝亲临西花园,探视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的病情。皇四子永珹去世,皇帝下旨,永珹性情温和,行事谨慎,皇帝派爱新觉罗·福惠永璇穿孝,和金简一同办理丧事,按照亲王的礼仪行事。
壬申日:皇帝前往九经三事殿,为皇太后梓宫供奉奠祭。并谕示,武英殿的事务由八阿哥永璇管理。
乾隆四十二年四月
壬子日:孝端文皇后的忌辰,派官员祭清昭陵。皇帝亲临芦殿,为孝圣宪皇后梓宫行朝奠礼,随行的王公大臣们也随行礼举哀。梓宫移至古谢村安置,由皇八子永璇代行夕奠礼,第二天的朝奠礼也由他代行。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
皇帝谕示,之前派八阿哥和十一阿哥校勘《四库全书》,若发现错误,将按照规矩处分。校书的俸禄若有错误,也应一体查核处分,扣除应得俸禄。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
皇帝谕示,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担任《四库全书馆》的正总裁。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
丁亥日:皇帝谕示,之前派遣营建王府、公府,以供皇子们分居之用。现在各项工程接近完工,爱新觉罗·福惠永璇封为郡王,赐居西长街王府,西华门外的王府赐给皇孙定郡王爱新觉罗·绵恩,西单牌楼的公府赐给皇孙镇国公爱新觉罗·绵德。相关事宜由相关衙门按照规矩办理。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
乙卯日:皇帝亲临皇八子永璇的府第。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
壬午日:皇帝谕示,中正殿的乐部事务由八阿哥管理,算学事务由绵恩管理,怡亲王爱新觉罗·永琅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
皇帝再次谕示,富察·福隆安身体虚弱,清字经馆总裁及《四库全书馆》的总裁和稽察功课事务由爱新觉罗·福惠管理。
乾隆五十九年四月
丙子日:皇帝谕示,爱新觉罗·弘畅和弘旿屡次犯错,不顾宗室体面,分别罚俸三年和十年。弘畅不称职,由淳頴调补,永璇补授宗令员职务。
乾隆六十年九月
皇帝再次谕示,正红旗汉军都统员由德明调补,八阿哥永璇补授正红旗满洲都统员职务。现在总谙达乏人,八阿哥和十一阿哥都是众阿哥的长辈,易于约束,授为总谙达,务须尽心教导。
《清史稿》
仪慎亲王爱新觉罗·永璇,爱新觉罗·弘历第八子。
乾隆四十四年,封仪郡王。
爱新觉罗·颙琰四年正月,进封亲王,总理吏部。二月,罢。谕曰:“六卿分职,各有专司,原无总理之名,勿启专权之渐。”
十三年正月,谕曰:“内廷行走诸王日入直,仪亲王朕长兄,年逾六十,冬寒无事,不必进内。”
十四年正月,封其子绵志为贝勒。
十八年,林清变起,贼入禁城,绵志从宣宗发鸟铳贼。仁宗褒其奋勇,加郡王衔,加俸岁千两。永璇亦以督捕勤劳,免一切处分。
二十年七月,命祭清裕陵,阻雨,还京,坐降郡王,并夺绵志郡王衔及加俸,仍罚王俸五年。
二十四年正月,复绵志郡王衔,赐三眼孔雀翎。七月,坐刺探政事,上谕曰:“朕兄仪亲王年已七十有四,精力渐衰。所领事务甚多,恐有贻误,探听尚有可原。朕不忍烦劳长兄,致失颐养。嗣后止留内廷行走,平日不必入直。”六月,绵志坐纵妾父冒职官诈赃,夺郡王衔,罚贝勒俸四年。
二十五年七月,宣宗即位,谕仪亲王不必远迎,又谕召对宴无庸叩拜。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正月,绵志复郡王衔,加俸。八年正月,命在紫禁城乘轿,并加赏俸银五千,示亲亲敬长之意。十一月,复谕朝贺免行礼。
十年十月,永璇诣圆明园视大阿哥,径入福园门,谕罢绵志官。
十一年,谕寿皇殿、安佑宫当行礼时,于府第内行礼。又谕元旦暨正月十四日宗亲筵宴,均免其入宴,别颁果肴一席。
十二年八月,薨,年八十八。赐银五千治丧,亲临赐奠,谥曰慎。
爱新觉罗·绵志袭郡王,薨,谥曰顺。
以上内容来自
译文:
仪慎亲王爱新觉罗·永璇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的第八个儿子。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永璇被封为仪郡王。
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
正月,永璇被晋封为亲王,并总理吏部事务。二月,被罢免。嘉庆皇帝谕示:“六部各有专司,原本没有总理的职位,不要开启专权的先例。”
嘉庆十三年(1808年)
正月,嘉庆皇帝谕示:“内廷行走的诸位王爷每日入直。仪亲王是朕的长兄,已年过六十,冬季寒冷无事,不必进内。”
嘉庆十四年(1809年)
正月,永璇的儿子绵志被封为贝勒。
嘉庆十七年(1812年)
由于武英殿刻写爱新觉罗·弘历的圣训时错误地写了庙讳,永璇被罚停俸三年。
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1813年)
林清起义,叛军攻入禁城,绵志随李忱(嘉庆皇帝)用鸟铳击杀贼寇。仁宗(嘉庆皇帝)表彰绵志的英勇,授予郡王头衔,增加年俸千两。永璇因督捕有功,免除一切处分。
嘉庆二十年(1815年)
七月,永璇被命祭祀清裕陵,但因雨阻而返回京城,被降为郡王,并夺去绵志的郡王头衔及增俸,同时罚永璇停俸五年。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正月,绵志恢复郡王头衔,并赐予三眼孔雀翎。七月,永璇因刺探政事被惩罚,爱新觉罗·颙琰谕示:“朕的长兄仪亲王已七十四岁,精力渐衰,所负责的事务很多,恐有失误,探听尚可原谅。朕不忍让长兄劳累,以致失去安养。以后只留在内廷行走,平日不必入直。”六月,绵志因纵容妾父冒用官职骗取赃物,被夺郡王头衔,罚贝勒俸四年。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七月,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位,谕示永璇不必远迎,又谕令召见时不必叩拜。
道光三年(1823年)
正月,绵志恢复郡王头衔,并增加俸禄。八月,永璇被允许在紫禁城乘轿,并加赏俸银五千两,表示对亲长的敬重。十一月,再次谕示朝贺时免行礼。
道光十年(1830年)
十月,永璇前往圆明园探望大阿哥,径直进入福园门,道光皇帝谕令罢免绵志的官职。
道光十一年(1831年)
道光皇帝谕示,在寿皇殿和安佑宫举行礼仪时,可以在府第内行礼。又谕令元旦及正月十四日的宗亲筵宴,均免永璇参加,并另颁果肴一席。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八月,永璇去世,享年八十八岁。爱新觉罗·旻宁赐银五千两治丧,亲临赐奠,赐谥号“慎”。
爱新觉罗·绵志继承郡王位,去世后赐谥号“顺”。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为人清躁,作事颠倒。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爱新觉罗·弘历评)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永璇】爱新觉罗·永璇简介.历史上今天.2024-05-20
如懿传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5-20
嘉庆传奇 .豆瓣.2024-05-20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作者: 佚名.中华典籍.2024-05-20
清史稿(全四十八册).豆瓣读书.2024-05-21
秦淮梦 (1985).豆瓣电影.2024-05-21
嘉庆君游台湾 (1997).豆瓣电影.2024-05-20
天命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5-20
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