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国学是指国学中的自然科学,它构成了一个独立且完善的中华民族科学体系。这一学科虽自上古时期便已起源,但直至21世纪初才被正式命名为“自然国学”。

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自然国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燧人氏和伏羲。燧人氏时代的考古发现丰富,如山西峙峪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等。伏羲通过观察天文现象,绘制了先天八卦,这是人类最早建立的科学体系之一。

现代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国学的研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竺可桢创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动了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宋正海等人组织的天地生人讲座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与。此外,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也设立了相关研究机构。

新世纪的命名与推广

21世纪初,袁立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举办的讲座中首次提出了“自然国学”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国学中的自然科学。此后,自然国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袁立还倡议成立了“自然国学之光”编委会,推动了自然国学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学术影响

自然国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学术界引起了关注。《自然国学宣言》的发表以及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自然国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融合。同时,自然国学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也在不同场合发表,进一步提升了其影响力。

教育普及

自然国学的教学也开始在高等教育中展开。袁立在北京财经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并编写了教材《自然国学讲义》。此外,自然国学也成为了一些高校的必修课程。

出版物

自然国学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出版界的认可和支持。多套自然国学丛书的出版,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社会影响

自然国学的影响不仅限于学术界,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等媒体发表了有关自然国学的呼吁书,新华社对此进行了报道。

学术交流

自然国学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扩大,包括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的定期举办,以及各类网络平台的建设。

内涵与外延

自然国学作为国学的一个分支,涵盖了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它是中华历史上固有的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参考资料

《中华自然国学纲目》.国学网.2024-11-09

自然国学——一门新颖而富有活力的学问.天地生人.2024-11-09

自然国学的内涵、框架与体系(一).天地生人.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