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方面将作出很大的贡献的一位国际友人。
人物简介
女。英国人。香港当局医务总监司徒永觉(汉名,原名是泼西·塞尔温-克拉克)的夫人,中国红十字会国外后援会秘书。
生平
宋庆龄于民国27年(1938年)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建保盟时,詹姆斯·贝特兰将克拉克夫人推荐给宋庆龄参加保盟工作。同年6月,保盟正式成立,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名誉秘书。民国28年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济委员会急救医疗培训学校,要求保盟提供10辆卡车。为此,她向香港妇女团体呼吁捐赠卡车,立即得到香港妇女士兵救济会等志愿提供。宋庆龄对克拉克夫人的工作极为赞赏,在写给詹姆斯·贝特兰的一封信中说,“她不仅是一位很好的助手,也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民国30年,她兼任邹韬奋负责的保盟宣传出版委员会秘书。3月20日,在香港青年俱乐部午餐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当前的需要》的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在皖南事变后继续抗战需要保持举国团结,需要直接帮助伤病员和伤残士兵等。她还指出,保盟“已经在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救济团体而工作3年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盟代表中国努力协调同英国、各自治领、美国的团体以及海外华人团体的关系。保盟把收到的捐款和医疗物资提供给中国的医疗、教育、经济等一切爱国团体,无论这些团体的政治色彩如何”。《保盟通讯》第36期上,发表了她撰写的《重庆在坚持下去》文章。同年7月1日,保盟发起为工合募捐的一碗饭运动。宋庆龄任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港督罗富国为赞助人。罗文锦大律师和克拉克夫人任正副主席。全部活动的收入捐给工合国际委员会作为救济基金。日军进攻香港特别行政区时,她加入医务工作者的行列。后遭到日军拘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她才获释,回到了英国。她在英国中国运动委员会工作,继续对战后中国进行帮助。民国35年2月18日,她写信给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周恩来,有意邀请宋庆龄赴英访问。周恩来复信说:“关于邀请孙夫人去访问你们的国家的问题,希望你直接向她提出。”信中还说,“可以肯定,由于你对中国人民事业的热情和对中国背景知识的了解,你在促进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方面将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