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肢溪蟹(学名:Potamon flexum)是溪蟹科溪蟹属的一种节肢动物门,由Dai等人于1980年命名。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生活环境主要为海拔约800米的山溪石块下。

形态特征

弯肢溪蟹的头胸甲表面稍隆,前半部具颗粒及细皱,后半部光滑。颈沟浅可辨,胃、心区之间的H形沟均不很深。额后叶及眼后隆脊突出,眼后区凹陷。额稍弯向下方,中部稍凹。背眼缘埂起,具颗粒齿,外眼窝角三角形,末端稍指向内方,其外侧缘具8—9枚颗粒齿,与前鳃齿之间具一较深的V形缺刻。前侧缘隆脊形,具颗粒状齿约25—28枚。第三颚足长节的宽度约当长度的1.2倍,坐节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4倍,外肢有鞭,末端约抵长度基部的1/3。

两不对称,腕节背面具鳞状颗粒,外末缘具齿6—7枚,内末角具一壮刺,其基部具一附属小齿;大螯掌长度约当宽度的1.4倍,约与可动指等长,两指粗壮,内缘具大小不等的圆钝的三角形齿,紧闭时几无空隙。步足粗壮,第二对最长,末对步足前节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9倍,指节约当前节长的1.1倍。

雄性腹部三角形,第六节基部的宽度约当长度的2.2倍,尾节舌形,基部宽度约当长度的1.2倍。胸部腹甲沟炎稍深,胸甲缝间隔沟较窄,第七八节的中纵缝稍长。第一腹肢粗壮,末端未抵腹锁突,末第二节约当末节长的3.7—4倍,末节趋尖,腹叶稍大于背叶,甚向腹外方弯指,几成直角,第二腹肢沟至末节稍偏背方,腹肢孔位于末端。第二腹肢稍长于第一腹肢,末第二节约当末节长的1.9倍。雌性腹部呈宽卵形,第六节基部的宽度约当长度的3.2倍,尾节半圆形,基部的宽度约当长度的2倍,长于第六节。生殖孔外侧具半圆形隆盖,开孔朝向内侧。

分布范围

弯肢溪蟹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栖息环境

弯肢溪蟹生活于海拔约800m的山溪石块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