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心盾翅藤(Aspidopterys obcordata Hemsl.)是双子叶植物纲金虎尾科盾翅藤属的木质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倒心盾翅藤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枝条被黄褐色绒毛。叶片厚纸质或薄革质,扁圆状,圆状或倒卵状倒心形,长6-11厘米,宽7-12厘米,先端有明显的心形凹陷,具三角状短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叶面无毛,背面被黄色绒毛;叶柄长2-3厘米,密被黄褐色绒毛。
圆锥花序腋生,短于叶或与叶等长,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纤细,长5-10毫米,下部具关节;萼片5,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有缘毛;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倒卵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无毛;雄蕊10;子房3裂,无毛。
翅果略呈长圆形或近圆形,长2-2.5厘米,侧翅顶端微凹,背翅稍明显,宽约3毫米。花期2-3月,果期4-5月。
分布范围
模式标本采自普洱市。除了在中国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分布外,倒心盾翅藤也见于缅甸、越南北方和泰国。
生长环境
倒心盾翅藤主要生长于海拔450—1800米的山坡混交林、疏林或灌丛中。
化学研究
倒心盾翅藤的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产倒心盾翅藤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无明显活性。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木栓、无羁-3β-醇、二酸甲酯、10-廿九烷醇、豆甾醇和daphne锡8-glucopyranoside。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文献报道,木栓酮、无羁萜-3β-醇均有抗炎药作用,腹腔注射30 mg/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水肿可分别抑制。倒心盾翅藤已经列入《西双版纳植物界索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