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学名:花楸属 randaiensis),又名峦大花楸,是蔷薇科花楸属的落叶乔木,为中国台湾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台湾中部高海拔1,800米至4,160米的地区,如峦大山、能高山、新高山、阿里山、玉山等。其树形、花果优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尤其在十月后叶渐转红,搭配碧红的果实十分吸引人注目。果实肉甜美且富含水分,可供食用。

形态特征

植株

乔木高3-8米;小枝圆柱形,一年生枝暗灰褐色,无毛,具多数带白色小形皮孔;冬芽纺锤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10毫米,具多数鳞片,无毛,稍带胶质。

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达16厘米,叶柄长达3厘米;小叶片8-9对,间隔1-1.5厘米,长圆披针形或椭圆长圆形,长4-5.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有20-30锐锯齿,无毛或仅在基部微具毛;叶轴微具毛,上面稍有沟;托叶线形,早落。

伞房花序顶生,大形,直径约10厘米,近于无毛或有稀疏柔毛。

果实卵形,直径约5毫米,多4室,稀3-5室,黄红色,具宿存萼片。

果期8月。

分布范围

台湾花楸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中部,包括峦大山、能高山、新高山、阿里山、玉山等地。

栖息环境

台湾花楸主要生长在1800米至4160米的高海拔地区,一般在雪山、合欢山,峦大山及能高山等地最为常见。

繁殖

台湾花楸每年4~5月间是嫩叶的萌芽期;其花期约在5~6月(3000m以上高山则为7月上旬),开出白色的花;其果实约9~10月成熟而成红色,而在10~11月其叶片会转为黄、红色,逐渐掉落。

用途

观赏价值

台湾花楸从枝条到花朵,造型优美,特别是十月份叶子变成红色和红宝石色的果实,令人惊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食用价值

台湾花楸果实肉质多汁,味甜,味道鲜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