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男,1953年6月19日出生于福建建阳,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当代文学家,学者。
1976年11月,王宏甲招工为建阳县冷冻厂职工,后调商业局、文化馆工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8月,王宏甲撰写的40万字长篇小说《神验》在鹭江出版社出版。1990年,王宏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王宏甲参军入伍。2013年7月退休。2016年,王宏甲创作的反映贵州省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的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王宏甲创作的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宋慈大传》陆续被翻译成英文、阿拉伯语等在海外出版。2019年,王宏甲历经一年多采访、构思撰写出版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好书”和“新中国70年70部有声阅读优秀作品”。2020年,王宏甲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滕头村》被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译成英文出版,书名译为《滕头——现代乌托邦:三个共产党员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2月,王宏甲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王宏甲于1993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后被评为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3年6月19日,王宏甲出生于建阳区麻沙。他的父亲王树浓为医生,母亲蔡银瑶为建阳蔡元定后裔。1957年,他随父母迁到建阳徐市生活。1965年,王宏甲进入建阳四中(在将口)读书。1969年1月,王宏甲到将口公社胡巷大队插队,历时8年。1991年,王宏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文艺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76年11月,王宏甲招工为建阳县冷冻厂职工,后调商业局、文化馆工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8月,王宏甲撰写的40万字长篇小说《神验》在鹭江出版社出版。该小说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世界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的一生。1987年,王宏甲应邀出席有中、英、美、日等多国专家参加的国际法医学研讨会,并在大会做专题发言。1990年,王宏甲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无极之路》,在1990至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中名列榜首,并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建党70周年全国党史党建优秀图书奖。同年,王宏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王宏甲参军入伍。王宏甲于1993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7月退休。
退休后,王宏甲应邀在军队和地方做了数十场《人民观》讲座,深受观众欢迎和赞赏。2016年,王宏甲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纪录片《长征》电视总撰稿。同年,他在贵州省调研采访,写出了反映贵州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的报告文学《塘约道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2月,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塘约经验”自此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被认为是新时代创办新型集体经济的开端。
2017年,王宏甲创作的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宋慈大传》陆续被翻译成英文、阿拉伯语等在海外出版。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由王宏甲担任该片文学指导。2019年,中央电视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拍摄大型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王宏甲是总撰稿之一。同年,王宏甲历经一年多采访、构思撰写出版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入选“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好书”和“新中国70年70部有声阅读优秀作品”。
2020年,王宏甲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滕头村》被加拿大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译成英文出版,书名译为《滕头——现代乌托邦:三个共产党员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2月,王宏甲跨时一千多个日夜,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作品出版后引起广泛反响,新华出版社发了通稿,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都作了推介,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将《走向乡村振兴》列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同年,他被聘为中共毕节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此外,他还被聘为云南省农村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为该省厅局级干部培训班、县级干部培训班、乡镇长培训班和新任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讲授“走向乡村振兴”;到云南省普洱市以及建水县、姚安县等县“送教下乡”,为该省农村基层干部三年跟踪培养示范班授课,并在毕业典礼上为优秀学员和多项实践活动优胜者颁奖。
社会任职
王宏甲是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
社会活动
王宏甲曾赴韩国出席首届韩日中文学论坛,作《我的中华文明观》演讲;赴法国参加首届中法文学论坛,作《世界需要良知》演讲;赴俄罗斯参加国际文化对话会议,作《在圣比得堡怀想阅读》演讲。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以上资料来源于:
人物评价
王宏甲始终把忠诚于党和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主旋律,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和使命。(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
王宏甲是一个有着敏锐思维、细腻情感、优美文采的文学家、学者,他写自己过去的生活,老师、父母、友人鲜活地呈现出来;他写异国见闻,他乡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英雄人物生动地铺展开来;他写传统文化,孔孟之道、商周之别、楚秦成败明晰地展现出来。(新华网评)
王宏甲以“脚踏实地,深入生活”的扎实作风,铺展了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评)
王宏甲不但在文学上造诣极高,而且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风格独具。他把对中国历史的研读同现实的体验汇聚到思想的熔炉里,化作语言文字,以一种清澈、明亮、高尚的价值导向,影响着广大的读者和听众。(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评)
语言上,王宏甲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既有宽阔的场面上的描述,又有近镜头的细节展现。他的语言既朴素又精炼、宽广。如何表述,这决定一本书最终的接受效果,他不动声色地引领着读者向深刻之处前行。(《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评)
相关事件
2025年秋季开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致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之父南仁东。课文节选自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由作家王宏甲撰写,讲述了南仁东从仰望星空的少年,成为点亮科学星辰的大国脊梁。文章展现了他对科研的执着、自主创新的选择以及“让我自己过去看”的责任担当。
参考资料
本周新书(20190606).微信公众号.2025-08-07
王宏甲.豆瓣.2025-08-07
乡贤故事丨王宏甲: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7
神验.豆瓣读书.2025-08-07
【北京军休榜样】为乡村振兴奔忙的国家一级作家——王宏甲.微信公众平台.2025-08-07
《走向乡村振兴》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关注.金沙县人民政府.2025-08-07
中国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集团.2025-08-07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豆瓣读书.2025-08-07
走向乡村振兴.豆瓣读书.2025-08-07
中国有个滕头村.豆瓣读书.2025-08-07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中国作家网.2025-08-07
吴孟超传.豆瓣读书.2025-08-07
敢为天下先.豆瓣读书.2025-08-07
塘约道路.豆瓣读书.2025-08-07
有灵魂.豆瓣读书.2025-08-07
宋慈大传.豆瓣读书.2025-08-07
吴孟超的故事.豆瓣读书.2025-08-07
非典启示录.豆瓣读书.2025-08-07
人民观.豆瓣读书.2025-08-07
农民.豆瓣读书.2025-08-07
教育良心说.豆瓣读书.2025-08-07
新教育风暴.豆瓣读书.2025-08-07
教育的良心.豆瓣读书.2025-08-07
中国新教育风暴.豆瓣读书.2025-08-07
新教育风暴.豆瓣读书.2025-08-07
让自己诞生.豆瓣读书.2025-08-07
贫穷致富与执政-王宏甲调查报告.豆瓣读书.2025-08-07
洗冤.豆瓣读书.2025-08-07
中国新教育风暴.豆瓣读书.2025-08-07
智慧风暴.豆瓣读书.2025-08-07
现在出发.豆瓣读书.2025-08-07
深入走访100多个乡村!著名学者王宏甲的贵州情.微信公众号.2025-08-07
作家王宏甲: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澎湃新闻.2025-08-07
呼唤新教育风暴 长篇报告文学缩影中国教育现状.中国新闻网.2025-08-07
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揭晓.中国文化报.2025-08-07
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湖北襄樊举行.中国新闻网.2025-08-07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中国作家网.2025-08-07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获奖名单.光明网.2025-08-07
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作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08-07
第四届正泰杯表彰《大爱无言》等优秀报告文学.中国新闻网.2025-08-07
保持对世界温暖的思考——读《让自己诞生》.新华网.2025-08-07
他们眼中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多彩贵州网.2025-08-07
南仁东的名字走进中学语文课本.百家号.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