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失语是一种以复述功能显著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语言障碍。患者的语言表达通常流畅,但在使用词汇和发音方面存在问题。尽管他们能够理解和听懂词语和句子,但却难以正确地复述它们。这种失语症的特点是复述障碍与听理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此外,患者可能表现出其他认知和感知方面的缺陷,如偏身感觉障碍、轻度偏瘫、同向性偏盲和象限盲。传导性失语的病灶主要位于左侧缘上回。
病因与机制
传导性失语的发生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伤有关。Benson等人通过对病理学的研究发现,这种失语症可以由大脑外侧裂上方或下方的病变引起,也可能是这两种病变的组合,涉及深部白质、弓状束以及顶叶岛盖区。在某些情况下,Wernicke氏区也会受到损害。关于传导性失语的发病机制,Benson等人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当Wernicke氏区和Broca氏区分别保持着正常的听-说理解和音节分明的流利语言时,如果顶叶岛盖区和弓状束受损,就会中断这两个区域之间的传递,导致重复言语困难,从而产生一种语言流利但混乱,理解良好但重复言语极差的情况。
临床表现
传导性失语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口语找词困难和错语,听理解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以及严重的口语复述障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命名、阅读和书写的障碍。其中,口语复述困难是传导性失语最具鉴别意义的症状之一。
诊断标准
Benson(1973年)对传导性失语进行了临床综合分析,并制定了其诊断标准,其中包括以下三个必要条件:1. 流利型失语,表现为口语找词困难和错语;2. 听理解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3. 口语复述严重障碍。同时,还可伴随有命名、阅读、书写等方面的障碍。
参考资料
应用影像学方法探讨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万方数据.2024-10-25
缺血性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万方数据.2024-10-25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万方数据.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