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龙属(属名:Xiaosaurus),又名龙或小龙,是一种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龙,晓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巴提阶的中国四川盆地,接近1亿6900万年前到1亿6300万年前。晓龙的化石在1979到1980年间在四川省大山铺镇被发现。

形态特征

股骨长11公分,被推测身长约1米。

物种学史

晓龙属的模式种是大山铺晓龙(Xiaosaurus dashanpensis),在1983年由董枝明与唐治路叙述、命名,属名意为“黎明蜥蜴”,种名则是以大山铺镇为名。晓龙的两个化石发现于沙溪庙组下层,地质年代仍未确定,可能属于巴柔阶、或是巴通阶与卡洛夫阶交接时期。在1992年,彭光照将多齿灵龙(Agilisaurus multidens)改归类为晓龙的第二个种,多齿晓龙(Xiaosaurus multidens)。这个种目前被建立成独立属,何信禄龙属

分类地位

由于晓龙化石过于破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分类。董枝明当时将晓龙同时归类于鸟臀目的法布尔龙科棱齿龙科,他认为晓龙是莱索托龙、棱齿龙的演化连结。晓龙有时被认为是疑名,目前是鸟臀目的分类未定属,可能是角足龙类的原始物种。但在2006年,Barrett等人认为晓龙暂时是有效属,因其肱骨的中央向两边笔直,是种自衍征。

生活环境

晓龙生活在约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当时,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干旱气候出现于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和非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