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冰灯是北方地区冬季民间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进行观赏。这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历史背景

赏冰灯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穷人会在新年期间制作简单的冰灯,以增添节日氛围。这些冰灯因由穷人制作和使用,因此被称为“穷玉米棒灯”。历史上首次提及冰灯的是清朝初期湖北蕲州诗人顾景星的作品。冰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康熙,随后在乾隆爱新觉罗·颙琰时期,冰灯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发展。

制作工艺

冰灯的制作分为冷冻和冰雕两个步骤。小型冰灯的制作包括准备模具、注入冷水并冷冻,待冰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取出,钻孔、安装电线和灯具。大型冰灯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冰块,通过切割和雕刻制成所需的形状。冰灯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将灯光与冰雪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观赏体验

赏冰灯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活动,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冰灯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冰灯不仅展现了冰雪世界的美丽,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也多次提及冰灯,唐代诗人唐顺之在其《元夕咏冰灯》一诗中,描述了元宵节夜晚冰灯的璀璨景象,展现了冰灯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赏冰灯冰雕,感冰雪之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冰灯冰雕制作技艺.搜狐网.2024-10-28

从一盏冰灯到一座冰城.百家号.2024-10-28

全球连线|赏冰灯品民俗过流光溢彩中国年.好看视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