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元焕(1841-1897),清末藏书家,字建侯,一字绍存,号复庐,晚号岘叟,江宁区(今南京市)人。祖父甘国栋、叔父甘福、堂兄弟甘煦、甘熙均为藏书名家。光绪二年(1877)举人,官职不详。
正文
祖父甘国栋,叔父甘福,堂兄弟甘煦、甘熙,均为藏书名家。
甘元焕于光绪二年(1877)举人,官职不详。甘氏的“津逮楼”藏书闻名遐迩,楼之藏经、史、子、集图书有10万卷,甘福编有《津逮楼书目》18卷。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甘氏藏书“悉成灰烬”,甘煦兄弟在此前后也相继去世。甘元焕收拾残余,藏于聚贤楼后之“望月楼”,继而收旧籍数万卷,移于“复庐”,意在恢复“津逮搂”旧观。清末民国初年,甘氏藏书走向中落,由于秘而不宣,但藏书仍有一定数量。1951年,甘氏旧宅拟卖给某军事学院,甘氏后裔甘汶处理宅中旧书。最终以每斤二角的价格悉数称走。同年夏天,水利学家、藏书家赵世暹在市上购得一部《金石录》,初步判定为宋刻,为了准确起见,将该书送往上海市,请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鉴定。根据书上有“金陵甘福梦六氏藏”、“津逮楼”等藏书印,张元济邀请冒广生等学者来寓所共同鉴赏,证实是宋刻本。据张元济进一步考证,潘祖荫“滂喜斋”藏本仅为重刻,甘氏“津逮楼”本才是龙舒郡库初刻。赵世遂将该书委托郑振铎捐献给国家。著《甘元焕日记》稿本9册,现存于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