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的第八天》是霍勒斯·贾德森于2005年创作的一部图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探讨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包括DNA的结构、RNA的功能以及蛋白质的工作原理。

基本内容

副标题: 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

原作名: TheeighthDay of Creation : Makers of Revolution in Biology

作者: [美] 霍勒斯・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

译者: 李晓丹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1-01

页数: 489

定价: 9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377060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核糖核酸结构的功能:破解遗传密码,发现信使”、“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子是怎样工作的”。

目录

再版序

再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DNA功能与结构:阐明脱氧核糖核酸(遗传物质)的结构

第一章“他是一个非凡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章“DNA是迈达斯的金子,每个碰到它的人都会发疯”

第三章“然后他们问你,‘沃森博士,DNA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插曲 70年代早期分子生物学的状况

第四章 摩尔根偏差和生命的秘密

第二篇 核糖核酸结构的功能:破解遗传密码,发现信使

第五章“生灵的数目”

第六章“我的意见是,法则就是一种还没有合理证据的想法。你明白吗?!”

第七章“在人们头脑中,基因像银河系中的物质一样难以接近。”

第八章“他不是俱乐产的成员”

第三篇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分子是怎样工作的

第九章“和往常一样,我总是被热切的期待所驱使。”

第十章“我发现了生命的第二个秘密。”

结论,1978年“总是同样的僵局”

尾声“有一种可能性是,我们能把鸭子和柑橘脱氧核糖核酸放到一起。”

编后记I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申辨:一个受委屈女英雄的神话

编后记II 查盖夫作出了什么贡献?

索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