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承(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中原地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早年师从罗振玉,研究甲骨文,曾任中山大学教授。晚年罹疾,行为怪异。著有《殷契佚存》《殷虚文字类编》等。

人物经历

1902年3月7日,商承祚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商衍鎏为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探花。自小酷爱古器物、古文字,幼承家学,酷爱古器物、古文字。1921年秋天到天津市,拜著名古文字学家上虞区罗振玉(叔言)先生为师,在他的指导下研习甲骨文、金文。1922年,20岁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国学门研究生,同年结识一生挚友容庚。1923年21岁时即出版了一部甲骨文字典《殷虚文字类编》,受到罗振玉王国维的赞赏,一举成名。1925年,任国立东南大学讲师(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1927年,受顾颉刚之邀出任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继顾之后任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代主任。1930年7月辞职,转北京多所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随金陵大学内迁,又在齐鲁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回到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任教,直至去世。晚年罹疾,行为怪异。1965年12月和1973年5月两次将所藏陶瓷类文物22件无偿捐献故宫博物院

主要作品

出版书籍

《殷契佚存》(1933年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十二家吉金图录》(1935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挥源彝器图》(1936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长沙古物闻见记》(1939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石刻篆文编》(1957年北京中国科学院考古所)

《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1960年上海出版公司)

《广州光孝寺古代木雕像图录》(1955年上海出版公司)

《说文中之古文考》(1979年学海出版社)

《战国楚竹简汇编》(2000年齐鲁书社

书法作品

《商承祚篆隶册》

《商承祚秦隶册》

论文著作

参考资料

学术贡献

甲骨文研究

商承祚20岁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国学门研究生,出版《殷虚文字类编》时,年方21岁,可谓弱冠成名。该书是中原地区最早的甲骨文工具书,王国维曾盛赞曰:“如锡永此书,可以传世矣。”继《殷虚文字类编》之后,他不仅对甲骨文已有资料进行研究与诠释,还积极对甲骨文新资料作整理与考释。陆续发表了《殷墟文字考》《殷墟文字用点之研究》《立字质疑》《释武》《释申》《殷商无四时说》《殷墟文字》《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及钟鼎文字研究》等论文,编著出版了《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和《殷契佚存》。《殷契佚存》著于1933年,该书著录了六家所藏甲骨实物,三家拓本,共1000片,并加以考释,为研究甲骨者必备之书。此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在考释方面更是论述精到,可谓商先生研究甲骨文之代表作。

金文研究

除甲骨文外,商先生于20年代末亦致力于青铜器及其铭文的收集与研究,并注意辨伪。《十二家吉金图录》可谓商先生金文研究的代表作,该书集海内外12家所藏铜器169件编写而成,为每一器绘制了精美的图片,并著其色泽,详其尺寸,加注了铭文,还进行了考证。有如他的《殷契佚存》为治甲骨者所必备之书一样,该书也是治金文者的必备之书。此外,商先生还著有《评宝蕴楼彝器图录》《古代彝器伪字研究》《浑源彝器图》。

在战国文字和秦汉文字的领域,商先生倾注了半个世纪的心血,著书良多,主要有《石刻篆文编》《说文中之古文考》,《战国楚帛书述略》《鄂君启节考》《战国楚简汇编》等。商先生1939年所著《长沙古物闻见记》和1941年所写的《续记》,被考古学界誉为楚文化研究的开拓性名著。80岁后还与王贵忱、谭棣华合作,出版了《先秦货币文编》,这是中国第一部货币文字典,首次以字典的形式总结了百年来货币文字的研究。

在商承祚先生的一生中,凡是有考古价值的实物资料,他都不轻易放过,总是从保存文物,弘扬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从事整理、诠释、考证,并利用古文字和古器物研究古史,校勘古籍,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个人生活

商氏祖籍辽宁铁岭市,为当地八大姓之一。康熙帝二十一年(1682年),商氏先人随汉军正白旗部队前往广州市驻防,从此商家在广州开枝散叶。商承祚的祖父商廷焕,是个穷秀才,七次参加科考皆不中,绝望之余,转而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为了二子有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商廷焕在广州住所莲花巷尾辟出一块地,莳花种竹,盖茅屋数间,取名玉莲园。二子也不辜负老父期望,“三更灯火五更鸡”,于1890年中秀才,之后二人又考中举人。商家在广东省科举史上有“禺山双凤”(商衍鎏商衍瀛两个进士)的美誉。父亲商衍鎏有两个儿子,商承祖和商承祚,都是学者教授。其中商承祖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任,商承祚则是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探花商衍鎏1963年作古,其子商承祚教授1991年辞世。其家继续在岭南书写商家历史的是商承祚教授的三位子女。长女商志男原是铁路中心医院眼科专家,长子商志馥原是广东文史馆专家,次子商志镡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知名教授。

第一代:商廷焕。

第二代:商衍瀛、商衍鎏

第三代:商衍鎏后人商承祖、商承祚。

第四代:商承祚后人商志男、商志馥、商志香覃。

商廷焕——商家第一个读书人。商廷焕(1840-1887年),字蔚田,号明章。商氏文化世家的开创者,八旗军人出生,师从陈澧,自小就埋头苦读功名,七次应考乡举不中,于是不再参加科考。后迫于生计开辟私塾,其间经营惨淡,未满50岁即驾鹤西去。

商衍鎏——中原地区最后一个探花。商衍鎏长于诗词书画,有《商衍鎏诗书画集》及《清代科举考试述略》《太平天国考试纪略》等书问世,1963年逝世,享年八十九岁。父亲科举而入仕途,但决不愿商承祚走他的老路,勉励儿子钻研学术,著书立说做个学者。

商衍瀛——著名书法家。商衍瀛(1870-1960)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癸卯翰林,清末曾任翰林院侍讲兼京师大学堂预科监督。著名书法家。商衍瀛中年后政治立场趋向保守,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商衍瀛曾为丁巳复辟张学良的奉系旧头目中活动过。

商承祖——精通德语的中国人。民国期间,曾任上海中央研究社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编辑,德国汉堡大学汉文研究所讲师,台湾中央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协。译著有《海涅散文选》等。

商承祚——楚文化考古的鼻祖。

1、末代科考和商衍鎏

关于是末代科考,民间有种传闻,说朱汝珍才是名至实归的状元郎,但慈禧最恨广东人,因为她的几个心头大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是广东人,一见朱汝珍是广东人,就一定要拉他下马。而商衍鎏在报名时填的是“广东省驻防正白旗汉军”,所以避开了老佛爷的阴谋之手。另外,还有个民间传言却说,本来是商衍鎏卷子做得最好,但老佛爷认为刘春霖这个名字是吉兆,所以将他点为状元,让商衍鎏屈居探花。

2、花都探花石碑的来历

商衍鎏考中探花后,衣锦还乡。当时花都水口营村的族长听闻后,马上前往广州市和探花联宗。因为水口营村的人几乎全姓商。商探花见到远道而来的乡亲,听闻来由,和父兄商量后,欣然前往水口营认宗。花都水口营乡亲们为此特为兄弟二人立碑。这就是花都探花石碑的来历。

后世纪念

在中国著名学者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商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及其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突出贡献,故宫博物院于2002年6月12日-7月3日举办了“商承祚先生捐献文物展”。

2002年,商承祚的后人在中山大学专门设立了“商衍鎏探花、商承祚教授藏书纪念室”,将这两位文化名人毕生收藏的4200余册珍贵善本书全部捐赠给中山大学。

2003年9月,中国文物学会主编的《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2023年3月18日,由深圳博物馆、中山大学主办,故宫博物院等10家文博单位协办的“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举行。来自十余家文博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商氏亲属代表共计70余人齐聚于此,共同纪念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参考资料

铭刻推荐书目.故宫博物院.2024-05-31

商承祚先生事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24-05-31

說文中之古文考.豆瓣读书.2024-05-31

战国楚竹简汇编.豆瓣读书.2024-05-31

商承祚先生(1902-199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4-05-31

商承祚.中国知网.2024-05-31

《商承祚先生捐献文物展》.故宫博物院.2024-05-30

商承祚的得与舍.msb.zjol.com.cn.2024-05-30

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豆瓣读书.2024-05-30

“商承祚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深圳博物馆举行.深圳新闻网.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