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海,生卒年不详,曾任齐齐哈尔市协领。1729年(雍正帝七年),他被任命为本城副都统,次年(1730年)晋升为黑龙江将军辖区。在他的任内,卓尔海疏请在呼伦贝尔市所属济拉嘛泰河口(今扎罗木得)筑城开垦土地,并迁移索伦镇达斡尔族、巴尔虎、鄂伦春族三千人以充实当地。他设立了一名总管,共编为八旗五十佐领。从筑城处西行至俄罗斯国界,属于左派游牧地,右翼则游牧于哈拉哈河。卓尔海还奏定呼兰城驻防营制,添设屯仓各官,使得黑龙江省五城并立。1732年(雍正十年),他被授予内大臣,仍署黑龙江将军。后两年,兼理黑龙江副都统。1735年(雍正十三年),因事被职。

请求调兵

雍正十年(1732年),卓尔海上奏朝廷,以“呼伦贝尔市地广而腴,且邻俄境”,要求筑城,并 移 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巴尔虎)、鄂伦春族兵丁驻防。同年四月,清廷批准这一请求,决定由布特哈地区抽调3 000名索伦部官兵驻防,所移官兵组建呼伦贝尔八旗(或称索伦八旗),分左、右翼各四个旗共50个佐,以总管一员辖之。其中,自筑城处西行抵俄罗斯界,为左派游牧地;右派,则游牧于哈拉哈河。凡驻防官兵,均按官兵等级给予牛马羊以立产业(共约11万多头只),官员每年给予半俸,兵丁月银1两。

索伦部官兵驻防呼伦贝尔市,是自上个世纪蒙古阿鲁科尔沁、三乌拉特、四子和茂明安等部南 迁以后,第一次有了较稳定的居民;也是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清廷为加强边界的一个重要措施。故《呼伦贝尔志略》称卓尔海为经营呼伦贝尔第一人。卓尔海于雍正帝十一年(1733年)四月奉命率呼伦贝尔索伦兵赴今蒙古国境内的察罕叟尔军营。后,署理黑龙江将军辖区事务,加授内大臣。十二年兼理黑龙江省副都统,十三年因“坐事褫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