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白委陵菜(学名:Potentilla hololeuca)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伊朗、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3,600米的高山草甸或雪线沟边。其特征为根粗壮,圆柱形,分枝深入地下,花茎直立或上升,长5-25厘米,被灰白色绒毛及长柔毛。
形态特征
全白委陵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粗壮,圆柱形,分枝深入地下。花茎直立或上升,长5-25厘米,被灰白色绒毛及长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对,连叶柄长2-6厘米,叶柄被灰白色绒毛及长柔毛;小叶对生,几无柄,常靠近,小叶片长圆形至倒卵长圆形,长1-2.5厘米,宽0.8-1.5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篦齿状分裂,裂片长圆形,顶端钝或急尖,上面绿色,被白色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及长柔毛,脉上被白色绒毛及长柔毛,茎生叶不发达;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被疏长柔毛,茎生叶托叶全缘,稀2裂。
花3-7朵,顶生成聚伞花序,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渐尖,副萼片窄长圆形,顶端微钝,比萼片短,外被绒毛及绢毛;花瓣倒心脏形,顶端下凹,常比萼片长1-2倍;花柱顶生,基部微扩大,柱头扩大。花期8月。
生长环境
全白委陵菜主要生长在高山草甸及雪线沟边,海拔范围在3000-3600米之间。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和硕、和静县、乌恰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西喜马拉雅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全白委陵菜约4月底返青,6月底开花,8月底结实,9月底枯黄。
主要价值
全白委陵菜草质柔软,各类家畜均采食,马、绵羊喜食,山羊乐食,并具有耐践踏的特点,牧民反映是当地夏秋草地上饲用价值较高的放牧型牧草,营养成分虽属中等,但适口性好,属良等牧草。
本种提示
全白委陵菜与长柔毛委陵菜P. griffithii Hook. f. var. velutina Card.相近,但后者小叶边缘为锯齿,非篦齿状分裂,很好区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Potentilla hololeuca, Boiss. 1843 (POWO).orchidroots.com.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