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蜀慧,女,祖籍山东省,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于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景蜀慧师从著名文史专家缪钺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历史与文学,并得到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指导。她的治学继承业师文史并重风格,以陈寅恪先生所倡“文史互证”为基本路径方法,崇尚严谨踏实的学风,注重文、史、哲三者的结合。
人物经历
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于该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86年晋升讲师,1992年3月晋升副教授;1999年7月晋升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景蜀慧教授的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近年来较多致力于汉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及医药史方面的研究。她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古文学与思想学术史、汉唐医药史以及南梁史籍文献。
教授课程
景蜀慧教授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科课程包括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魏晋清谈研究。硕士课程包括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籍介绍、《昭明文选》选读(1、2)。博士课程包括汉魏医药史文献选读(1、2、3、4)、《南齐书》选读、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
学术成果
代表专著
代表论文
科研项目
景蜀慧教授参与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南齐书》《梁书》《陈书》修订项目,该项目由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于2008-2012年间进行。
学术交流
景蜀慧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10~11月)。
获奖情况
1996年,《坚持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改革中国古代史教学》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优化课程设置、精化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获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术兼职
景蜀慧教授担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广东省历史学会理事,并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担任兼职教授。
参考资料
景蜀慧.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24-08-11
南齊書(全三冊) .豆瓣读书.2024-07-08
想知道《琅琊榜》是以哪个朝代为历史背景吗?修订本《梁书》给你答案 .央广网.2024-07-08
官修南朝陈正史|《陈书》重磅出版 .腾讯网.2024-07-08
中大教授做客“龙岗大讲堂”,解读陶渊明的诗与精神世界 .读特新闻客户端.2024-07-08
中山市图书馆2010年6月学术讲座预告(续)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2024-07-08
讲座纪要丨景蜀慧:《陈史与〈陈书〉修订》 .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8
学术动态 | 《陈书》修订本出版 .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8
魏晋之际的气候、环境与人体疾病——以安定皇甫谧为例 .长春全民学习网.2024-07-08
魏晋文史寻微 .豆瓣读书.2024-07-08
南齊書 .豆瓣读书.2024-07-08
深大人文论坛(第321期) 文史结合及其他——缪彦威(钺)先生治学的四个特点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