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鱼是指由于环境污染而体内含有有害物质的鱼类。
形成原因
污染鱼的形成主要源于工业废水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毒物,这些废水未经处理便排放至河流、湖泊或海洋中,导致生活在此类水体中的鱼类遭受中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化学毒物会在鱼鳃、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不断积累,最终使得鱼体带有毒性。
特征鉴别
外观特征
污染程度较高的鱼通常表现出形态不规则,头部较大而尾部较小,脊柱弯曲甚至出现畸形。其皮肤可能会呈现黄色,尾部则可能出现青色。此外,受污染的鱼的眼睛往往混浊且缺乏光泽,有时还会向外突出。
腮部特征
鱼腮作为鱼类的呼吸器官,类似于人类的肺部,也是毒素容易聚集的地方。因此,观察鱼腮可以判断其是否受到污染。如果鱼腮表面不光滑且颜色偏红,则可能是受到了污染。
气味特征
正常情况下,鱼具有鲜明的腥味。然而,当鱼受到污染时,其气味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会导致不同的异味,如大蒜味、氨味、煤油味或火药味等。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鱼鳃中含有高浓度的酚类化合物,甚至可以用火点燃。
参考资料
如何识别被污染的鱼?.杭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11-05
如何辨别被污染的鱼?.福安市人民政府.2024-11-05
5种最脏的鱼,含有大量寄生虫和重金属,不懂的人还天天买着吃.百家号.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