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原名启宇,1888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世医之家。中医学家。现代中医学家。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小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
蒲辅周于1975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7岁开始上私塾。
11岁后在上小学的同时,还由其祖父讲授医书。
15岁起,在祖父潜心教授下,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白天随祖父临床侍诊,入晚苦读到深夜。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为基本研读之书,以《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及历代诸家之书为参考之学。经过3年的苦读与侍诊,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18岁便悬壶于乡里。
工作经历
1931年倡议成立了梓潼县“同济施医药社”。
1936年又赴成都行医。同时在成都亦办起了“同济施医药社”。
1940年,梓潼霍乱流行,蒲辅周闻讯后,立即汇200银元和处方一张,要他弟弟们将治疗霍乱的药方抄录后四处张贴,广为宣传;把所汇银元买成药品,半价发售,贫穷的分文不取。
1945年成都麻疹流行,常到御河边和城郊劳动人民聚居区,为他们免费诊治。
1955年卫生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奉命调京工作。抵京后,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工作。
1956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同年中医研究院甫成立,即应聘到该院任职,尝任该院副院长之职。
1960年任中医研究院内科研究所内科主任。
196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65年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个人作品
论文著作
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祖父蒲国,父亲蒲仲思,都是精通医道、名闻乡里的医生。有弟妹6人。
健康状况
1975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
社会任职
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等职务。
1927年被选为四川梓潼县商会评议员。
1933年被选为四川梓潼县第一区区长。
参考资料
蒲辅周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1-12-21
蒲辅周-现代中医学家-历史记.历史记.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