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之礼”始于刘庄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将原本分散的“元会仪”“饮酎礼”及部分聂氏宗祠祭祀礼整合在一起,在陵寝处举行,提升了陵寝在祭礼中的重要性。
历史沿革
“上陵之礼”的确立标志着汉代帝陵祭祀模式的重大变革,从以陵庙祭祀为主转向以陵寝祭祀为主。这一改变促进了东汉时期陵寝礼制性建筑的发展,并对后来的唐朝上宫、下宫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帝时期的“上陵之礼”借鉴了西汉的上陵传统,结合了多种礼仪元素,形成了汉代陵寝祭祀活动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典礼。这种制度的形成既受到当时社会孝道文化的推动,又吸收了舞蹈音乐艺术的精华,同时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价值而得以延续。尽管在魏晋曾遭受过盗墓事件的影响,但在隋唐时期,“上陵之礼”再次展现了其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