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诚峰,1980年出生于淳安县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如《“文字”的意义》和《祥瑞与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2018年12月,方诚峰因其学术成就获得第二届“普隐人文学术奖”。

人物经历

方诚峰于1999年至2009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期间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他作为访问学人前往哈佛大学东亚系深造。2009年至2011年,方诚峰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担任历史学博士后,2011年起留校任教,现为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主讲课程

方诚峰教授的主讲课程包括宋元史、学术史专题以及中国学术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主要贡献

论文目录

1、《点校本\u003c 宋史\u003e正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5年3期,页72。

2、《统会之地——县学与宋末元初嘉定地方社会的秩序》,《新史学》第16卷3期,台北市,2005年9月,页1-22。

3、《\u003c 宋史·职官志\u003e所载选格疏正》,《文史》2006年1辑,2006年2月,页252-255。

4、The Migration of Zhou Bida’s Family during the 1120s and 1150s: An Evaluation of the CBDB (Abstract),Journal of Song Yuan Studies, No. 38(2008), pp179-181.

5、《文字的意义——论宋哲宗亲政时期的修史、编类章疏与看详诉理文字》,《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2期,页96-10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0年3期转载。

6、《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BDB)》,《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期,中华书局2010年10月。

7、《论北宋熙丰、元年间的中枢体制变动(1068-1093)》,《汉学研究》第28卷第4期,台北市:2010年12月。

8、《职能与空间——唐宋台、谏关系再论》,《唐研究》十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9、《北宋周氏题名记考释》,《文献》2011年2期。

10、《祥瑞与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4期。

11、《御笔、御笔手诏与北宋徽宗朝的统治方式》,《汉学研究》31卷3期,台北:2013年9月。

12、《元祐“调停”与宋哲宗绍述前夜》,《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4期。

13、《“公相”蔡京与宋徽宗朝权力结构的变化》,《吴天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14、《补释宋高宗“最爱元祐”》,《清华大学学报》2014年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4年3期转载。收入肖瑞峰、刘跃进主编《跨界交流与学科对话:宋代文史青年学者论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15、《评Patricia Ebrey,Emperor Huizong》,《汉学研究》32卷4期(2014.12)。

16、《司马光〈潜虚〉的世界》,《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1期。

17、《“天”与晚宋政治——释宋理宗御制〈敬天图〉》,《中山大学学报》2017年2期。

18、《“莫须有”词义补正》,收入沈翔、何忠礼主编《第三届中国南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19、《2016年的宋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6期。

20、《敦煌吐鲁番所出事目文书再探》,《中国史研究》2018年2期。(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8年5期。)

21、《再论宋代的三公官》,《唐宋历史评论》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22、《试析宋代政治史研究诸轨迹》,收入邓小南主编、方诚峰执行主编《宋史研究诸层面》,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

23、《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史学月刊》2021年3期。

24、《南宋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从真德秀与张忠恕的冲突与“和解”出发》,《北京大学学报》2023年1期。

25、《南宋末年的公田法与道学家》,《中华文史论丛》2023年1期。

编著

方诚峰教授参与编著了《宋史研究诸层面》一书,由邓小南主编、方诚峰执行主编,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此外,他还与刘力耘合作点校了司马光的《潜虚》,该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

获奖记录

2018年12月,获得第二届“普隐人文学术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