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北与贵州省接壤,西与云南省毗邻,南与东盟国家越南交界。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百色地区,成立地级百色市。全市现辖12个县(区)13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8万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以铝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广西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典型性。百色市人民政府是百色市行政管理机关。

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

内容简介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北部与贵州省接壤,西部与云南省毗连,南部与越南交界,东部和东南部与南宁市崇左市相连,东北部与河池市为邻。全市辖12个县(市、区)13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水库移民区“五区一体”的特殊区域,是著名“田东县”和重要的铝工业基地。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发动了威震南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右江革命根据地。全市现有汉、壮、瑶、苗、彝、仡佬族、回等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7%;与越南交界,边境线长359.5公里;全市山地面积占95.4%,平地台地只占4.6%,有49万水库移民。当前,百色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战略地位突出,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厚爱。

在多年的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百色积累了五个方面的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百色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革命老区,享有《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沿边金融改革示范区”等战略规划。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推动百色加快发展、长远发展提供了国家重大战略支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建设若干政策》《关于印发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三张清单”(2021年试行)的通知》《加快推进新时代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优惠政策,从自治区层面推动百色试验区建设和百色革命老区振兴,这些都为百色的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二是区位交通优势。百色市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大西南出海通道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腹地的咽喉城市,具有“东靠西联,承东启西”的特殊区位优势。目前,百色正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阔步迈进“公、铁、水、空、口岸”大发展时代。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40公里,位居全区前列;在建高速公路13条578公里,预计今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南昆铁路全线贯通,云桂沿边铁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靖西市至崇左段)、黄桶至百色铁路、靖西至龙邦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百色市南宁市航道由原来Ⅵ级标准提升到Ⅲ级标准,右江1000吨级航道基本建成。全市开通6条民航航线,通达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10个城市;2021年度百色巴马机场航班累计起降2912架次,同比增长46.48%;旅客吞吐量累计18.11万人次,同比增长42.72%。全市现有龙邦镇、平孟国家一类口岸,岳圩原地方口岸和7个边民互市点,其中,龙邦互市贸易区是中越边境规模最大、通关服务最先进的互市贸易区。

三是资源优势。百色市矿产、水能、和农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铝矾土探明资源量达7.5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全市已形成氧化铝920万吨、电解铝237万吨、铝加工385万吨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比重的90.2%、79.8%、85.6%。2021年,全市铝产业总产值963.1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全区铝产业总产值的80.1%。目前,百色正在加快推进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百色水库灌区工程建设,预计2022年底将基本完成引水骨干工程建设;2023年6月可如期全面建成并整体发挥效益;届时,从新水源多年平均总引水量可达到1.14亿立方米。全市森林面积4171.5万亩排全区第一,林地面积4310万亩排全区第一,采伐限额650万立方米排全区第二。全市有植物资源2000多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首,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四是生态优势。百色市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是广西的重点林区和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地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生态优势“金不换”。拥有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靖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金钟山国家级长尾雉自然保护区,广西雅长兰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81%。空气优良率95.9%,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城市标准,地表水质排全国水质最好城市第6位。

五是人文旅游优势。百色市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山水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布洛陀、北路壮剧、壮族民歌、壮族织锦技艺、壮族嘹歌、瑶族铜鼓舞、壮族狮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隆林各族自治县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那坡县县黑衣壮被称为“壮族活化石”。目前,百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布局的兴德村养老长寿产业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22个,3A级景区22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百色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抢抓机遇,深入实施扶贫开发、交通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四个优先”“再造一个工业百色”“再建一座百色新城”等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地区向工业城市、从交通末梢向区域交通枢纽、从西南边陲向开放合作前沿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2021年,百色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壮族自治区“4·27”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质量建设“一市一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要求,持续加力打好“七场硬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68.71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排广西第六位;财政收入166.93亿元,同比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2.26亿元,同比下降14.4%;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375元、14755元,同比分别增长7.1%、10.9%。

2022年以来,百色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开门稳”“开门红”部署要求,全力打好“稳中求进攻坚年”及“十场攻坚战”。按照“抢一季度、拼二季度、稳下半年”工作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顶住疫情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并持续恢复向好。2022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70.15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排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51亿元,同比增长17.4%;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875元、3923元,同比分别增长4.6%、8.1%。

下一步,百色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百色新篇章。

社会发展

产业资源

百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如今,百色市已探明矿产有57种,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矾土已探明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煤的储量在4.5亿吨以上,现已成为广西产煤的主要基地,此外还有锑、铜、石油、天然气、黄金、水晶等十多种矿藏名列广西前茅。如今,我们正按照国家关于“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发展定位,着力把百色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二是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土山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9%;野生动物资源100多种,植物资源2775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三是水能资源丰富。全市境风水资源总量约为216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有600万千瓦以上,已经开发的水电资源46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基地。

四是旅游资源丰富。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天坑、峡谷、原始森林等绿色资源,壮、汉、瑶、苗、彝、仡佬族和回七个民族的多彩风情资源等,国内一流、世界少有。现拥有6个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气候资源

五是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资源。右江河谷是与海南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被誉为“天然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是中国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拥有“中国芒果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八渡笋之乡”、“中国茴油之乡”的美誉。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坐落在这里。

六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百色市中国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内蒙古省际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南宁市—百色—昆明高速公路、隆林各族自治县—百色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363公里,如今在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共7条约530公里;南昆铁路贯通百色,目前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铁路共5条约630公里;百色巴马机场已开通百色—广州市、百色—桂林市、百色—重庆市三条航线(航班);右江航运正在加快形成1000吨级航运能力,可直达广州、香港特别行政区;与越南有国家一类口岸1个、地方口岸2个和6个边贸点。如今百色市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文化建设

百色有着难得的政治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怀百色革命老区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牵挂着老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1986年,小平同志指示“广西平果市铝要搞”以后,比全国晚40年起步进行和平建设的百色才开始有了项目建设,真正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90年以来,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百色市,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把百色作为智力扶贫联系点。

如今,百色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机遇,认真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立市战略,围绕建设“四地一带一枢纽”的战略目标,加快资源开发、产业振兴步伐,逐步形成了铝、电、煤、糖纸、石化、铜、锰、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63.5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亿元,同比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亿元,同比增长20.7%;财政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461元,同比增长13%。

革命遗迹

(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位于广西百色市右江区解放街39号,旧址原址为“粤东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系广东商人梁煜带头捐资兴建。为三进九间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以前、中、后三大殿为主轴,两侧配以相对称的厢房和庑廊,结构严谨。硬山顶,叠梁式梁架,脊檐、梁柱多饰以石雕、瓷塑等,融古建、书法、雕塑、绘画艺术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南方古代建筑风格。会馆建成后一直是广东商人往来百色市经商歇脚住宿、汇聚议事的场所,久负盛名。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发动百色起义,会馆成为党委机关和起义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后,军部也设在这里。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亲笔为旧址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位于中山一路原八一希望小学(现右江区政府第二办公区)内,始建于1911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筑面积267.6平方米。百色起义时期,清风楼为红七军政治部使用,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和所属机构总务科(即办公室)、组织科、社会科和宣传队在这里办公。清风楼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的组成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灵洲会馆

灵洲会馆位于广西百色市市右江区解放街6号,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重修,系新会区商人捐资兴建,用作广东新会商人往来百色歇脚住宿、汇聚议事之所。为三进五间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硬山顶,穿斗式梁架。脊檐、梁柱多饰以石雕、瓷塑等,具有典型的南方古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860平方米,保存完好。灵洲会馆的存在,是当时百色城经济繁荣的证明,更是对百色城三省交界中心城市,右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肯定。20世纪80年代初期,百色市文物管理所在解放街开展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2009年5月4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广西劳动第一中学旧址

广西劳动第一中学旧址位于右江区中山一路百色中学校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占地面积754平方米。最早名为泗色中学堂,后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第五中学。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同志多次在这里上课、演讲,宣传革命道理,并改称广西劳动第一中学,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现在是人们缅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百色起义伟大功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83年7月,原县级百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百色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地级百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百色起义纪念碑

百色起义纪念碑位于右江区城东路边的后龙山上,建设始于1984年,由入口阶梯、碑园广场、群雕和百色起义纪念碑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26亩。其中百色起义纪念碑为碑园的主体建筑,高23.9米,外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又似一杆红缨枪直指天宇。碑顶凸起的“1929”字样标明了百色起义的年份。碑座正面镌刻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三个金色大字,背面是百色起义的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反映百色起义过程的两幅浮雕;碑座四周种植苍松翠柏。碑前为一个1000多平方米、绿色地板砖铺砌的广场,供人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广场两侧立有反映百色起义事迹的群雕;广场前为入口阶梯,共有314级,每级宽11米。314取自数学中的“π”,寓意百色起义精神世代流传;台阶的宽度11米代表着百色起义的日子:1929年12月11日,寄寓了百色各族人民永远铭记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之意。

(六)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南华路1号,旧址原为经正书院,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辛亥革命后改为经正学堂。是当时浙江省陈如金到恩隆县(1934年改为田东县)做知事发动平马各界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书院分前、中、后三院,各院自成体系。旧址占地面积7,851.25平方米,整座建筑古香古色。新中国成立后,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一直倍受党中央及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196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核准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拨款按原貌进行修缮,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为旧址题写址名:“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旧址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广西区委党校的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基地,广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是国家确立的十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属地方性革命纪念馆,馆内现有基本陈列四个:“旧址原状陈列”“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在恩隆”“田东县科学发展成就展厅”。陈列展览形式新颖,陈列展厅科学地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法,以1000余幅照片、珍贵的革命文物及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陈列,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右江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讴歌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右江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业绩。

(七)广西壮族自治区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旧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旧址位于田东县平马镇乐德路德新巷36号,原是岑德利的住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部田南道办事处于1927年2月1日成立(习惯称为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统一指导田南各县农民运动,中国国民党广西壮族自治区执行委员会农民部任命陆炳堂为主任,韦拔群为副主任,办事处工作人员有梁鹤如、雷中兴、罗华甫等人。办事处成立后,开展了如下工作:分发枪支大刀给各地农军,加强农军的武器装备;团结中国国民党左派、开明绅士,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结成一体开展革命运动;及时组建右江农民自卫军,巩固农会,保护农民利益,镇压反动的土豪劣绅,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等。同年5月1日,办事处主任陆炳堂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而停办,办事处开办仅三个月的时间,但其在组织农民运动,成立农民自卫军、教育与锻炼革命群众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后来的百色起义进行了政治准备和前期铺垫。1994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旧址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现由田东右江革命纪念馆管理使用。

(八)田东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恩隆县(今田东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田东县平马镇庆平街,原为宋世昌大院“天佑昌商号”,建筑始建于清朝末年。1926年夏,党组织派余少杰同志到恩隆县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政治部秘书和开展革命活动。8月,成立了中共恩(隆)奉(议)特别支部。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部委派陈守和为恩隆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在余少杰的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召开了恩隆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农民协会,并决定开办恩隆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地点就设在“天佑昌商号”。198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旧址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址由田东右江革命纪念馆管理使用。

(九)中山纪念堂

凌云县中山纪念堂位于凌云县泗城镇胜利社区正东小区,占地面积3千多平方米,它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是目前广西现存的两座中山纪念堂之一(另一座在梧州市)。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中国国民党内部众多派系之间互相明争暗斗,特别是桂军蒋介石斗得最厉害,桂系军阀的李宗仁白崇禧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标榜自己是继承孙中山的正统国民党,所以号召广西各地修建中山纪念堂。当时凌云县是广西最大的一个县份,历史上泗城府改土归流的时候又遗留下不少公产田庄,完全有能力修建中山纪念堂,于是政府就卖了部分田庄,再加上两任凌云国民政府县长,曾经跟随孙中山搞辛亥革命,1913年孙中山发动讨袁护法时,任广州军政府内政部次长,凌云解放街人王彭年先生的发动,全县地方绅士和民众纷纷捐资,就这样建成了这座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1983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定为县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会师旧址

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会师纪念馆,位于乐业县同乐镇三乐街292号,纪念馆(旧址)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冬﹝1754年﹞,原为一幢三进一花园,卧龙式的木质结构房屋,坐东向西。整个建筑占地面积442.8平方米,现仅存第二进。纪念馆(旧址)是乐业县唯一现存的清代古建筑。建筑物古朴别具,麟片封壁,雕檐画柱,栩栩如生;在此屋曾出过贡生、进士三人。

旧址是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百色市辖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平果、德保县、靖西、那坡、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等12个县(区)。

参考资料

基本情况.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2025-04-13

百色市基本情况.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2022-08-03

百色市革命遗迹.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