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 of of
人物简介
云忠,男,1971年6月出生,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助理。机械与制造科学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同行评审专家,湖南省工程图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机械基础示范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生物微机械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
教育背景
1994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
1998年6月在中南大学机电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7年5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机电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工作经历
1994年-至今,在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任教,历任教研室副主任、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社会兼职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同行评审专家,湖南省工程图学教学研究会理事
科研方向
生物微机械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
科研项目
(1)2013-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血液动力性损伤机理的植入式轴流血泵结构及驱动装置优化研究”,课题负责人
(2)2009-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血液机械损伤多因素耦合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结构优化研究”,课题负责人
(3)2003-200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外磁场驱动微型轴流血泵生理流场及叶轮曲面研究”,课题负责人
(4)2008-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细胞力学的人工器官血液自润滑机理研究”,课题技术骨干
(5)2006-2008年,863合作项目“可植入式微型人工心脏的多层次优化设计及临床应用”子课题“微型血泵外电磁体驱动装置研发”,课题技术骨干
(6)2003-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磁场驱动微型轴流式血泵摩擦生理学研究”,课题技术骨干
(7)2002-2004年,国家863项目“铝薄板高精度板凸度在线检测装置”,课题技术骨干
专著论文
(1)2010年 主编译著《Tabellenbuch Metall》(排名第一),共86万字
(2)Zhong Yun, chuang Xiang, Xiaoyan Tang, Fen Shi. Study on the Turbulent Injury Principle of Blood in the High-speed Spiral Blood Pump[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93-395 (2012) pp 992-995
(3)Yun Zhong, Xiang chuang, Tang Xiaoyan, Shi Fen. Study on the impacting injure principle of blood in the high-speed axial flow blood pump and its experiment analysis[C].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电子学,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ICECC) Volume 5,Sept. 9-11, 2011,Ningbo, China,pp 2870-2873
(4)Zhong Yun, Xiaoyan Tang, chuang Xiang, Fen Shi. The Criterion of 红色 Blood Cell’s Fragmentation and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Simulation Analysis in the High-speed Spiral Blood Pump[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422(2012), pp 767-770
(5)云忠,向闯,石芬. 血泵溶血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1,30(3):194~198
(6)云忠,石芬,向闯,谭建平. 混流血泵血液压差损伤机理分析及仿真[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0,26(3):29-32
(7)云忠,向闯,石芬. 高速螺旋流场中人体血液流动性能及红细胞力学行为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9(6):551-555
(8)云忠,谭建平. 基于血液剪切损伤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仿真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1):47-50
(9)云忠,谭建平 基于血液撞击损伤机理的高速螺旋血泵仿真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135-142
学术奖励
(1)2001年11月,“300MN模锻水压机同步控制系统”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007年1月,“铝薄板高精度板凸度在线检测装置研制及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教研项目
(1)湖南省精品课程《工程制图》课程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主要负责人
(2)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负责人
(3)2012-2014年 主持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学术研究计划项目“高校创新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2010-2012年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计算机几何造型及三维可视化创新设计》课程建设与实践”
(5)2005-2006年 主持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工程制图综合实践三维创新教学实验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6)2006-2008年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机械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2001-2003年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现代创意制图网络虚拟教学探索与研究”
(8)1998-2001年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现代工程制图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
(9)2011-2012年 参与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现代工程的二维——三维双向式工程图学教学体系改革”
(10)2006-2008年 参与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1)2005-2007年 参与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理工科本科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2004-2007年 参与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机械工程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教改论文
(1)2012年11月,《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laboratory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2012 2nd Teaching Seminars on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排名第一)
(2)2010年9月,《基于创新大赛的机械工程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排名第一)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第3期
(3)2010年8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3I”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排名第一)发表于《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论文集》
(4)2009年3月,《机械基础层次化创新教学实验体系建设》(排名第一)发表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第1期
(5)2008年12月,《高等学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排名第一)发表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6)2005年12月,《三维工程制图的综合实践与应用》(排名第一)发表于《理工高教研究》第6期
(7)2004年4月,《工程图学三维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排名第一)发表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4期
荣誉奖励
(1)获得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奖1次、中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1次、中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十佳1次、校多媒体教学竞赛二等奖1次、并多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2)获得全国工科优秀CAI软件三等奖1次、湖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次;
(3)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
(4)近年来共承担5组21名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指导工作,所指导学生作品获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