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是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下辖地。隋唐,中亚有九个古老的国家,即“昭武九姓”国,石国即为其中一个国家。石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地处丝绸之路要津,其居民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唐中叶平定西突厥后,石国便臣服于唐朝,开始与中原文明交流融合,石国移居中原民众多以国为姓,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

石国位居昭武九国第二,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李治永徽年间自愿归附唐朝,并将西域歌舞传入中原,对唐朝歌舞影响很大。张骞法显唐僧均到访过石国。

历史沿革

最早见于《魏书·西域传》称为者石。《隋书·西域传》称为石国:“石国居药杀水首都方十余里其王姓石名涅……有粟麦,多良马。其俗善战……南去鏺汗六百里东南去瓜州县六千里”。杜佑通典》:“石国隋时通焉。居于药杀水,都枝城,方十余里,本汉大宛北鄙之地。东与北至西突厥,西至波腊界,西南至康居界……有粟、麦,多良马。隋大业五年,唐贞观八年,并遣使朝贡”。天宝九年高仙芝擒石国国王及妻子归京师。并抓走石国公主金丝凯亚为妾。天宝十年,石国向大食求救兵攻打逻斯城,引起怛罗斯之战,高仙芝兵败,石国归附大食。

石国是唐朝高僧往印度取经时必经之地。唐僧往印度取经,曾路过时国,即石国;《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役属突厥”。石国人善舞,有柘枝舞流行唐长安城,到宋代仍流行。

明代称为达失干。明朝永乐年间行在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曾到过达失干:“达失干城在塞兰之西,去撒马尔罕七百余里。城周回二里,局平原上,四面皆平岗,多园林,广树木。水流长行。土宜五谷。居民稠密”。

参考资料

丝绸之路中亚拾遗.中国网.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