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彩螺是一种鹦鹉螺科化石,属于头足纲史前生物。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现在只能在化石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在帕劳的深海中,仍然可以找到鹦鹉螺的栖息地。一般级别的鹦鹉螺化石散见于世界各地,如法国德国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等地。根据国际宝石协会的定义,只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史前熊掌海底构造地区的斑彩螺化石才能被定义为宝石级的斑彩石。斑彩螺的化石通常呈螺旋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理,因此被广泛用于珠宝和装饰品制作。

简介

斑彩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Ammolite,别名:菊石亚纲硬度:4.5 - 5.5,比重:2.75 - 2.80,折射率:1.52 - 1.68颜色:具有七种彩虹色,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备注:又名菊石,斑彩螺,为亿万年的海底生物化石,备有七色光芒。斑彩宝石即是一般人称为「斑彩石 (Ammolite) 的海螺化石,一般加拿大Rocky Mountain的一种贝类化石也称之为斑彩石,通常会被人误解为斑彩螺。斑彩螺宝石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但有久远的渊源,更拥有传奇的神话,最早的记载可以说是来自于北美洲美洲原住民的传说。它更被公认为因吸收了宇宙大地的精华及能量,所以具有非凡的治疗及调节作用。

中国市场上目前能见到的斑彩石多来自马达加斯加和北美地区,但国际上承认的真正的宝石级别的斑彩石,都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北美的阿尔伯塔省加拿大及其周围发现的斑彩化石。这一地区的斑彩石的色彩最为艳丽,才被认为是宝石。1908年,一名国家地理调查队的成员在阿尔伯达圣玛丽河沿岸发现斑彩螺的矿化化石。而直到1981年才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高质量斑彩宝石。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于1981年正式承认斑彩宝石为宝石。宝彩石:具爱情、事业、财富、健康的多功能宝石。

斑彩螺有助平衡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能畅通人体的气流,使人感觉舒畅,能降低人体毒素,转化身体上的负能量转为正能量,是良好的护身符和吉祥物。斑彩螺有助吸财的能量,如其形状,卷抱著,有入无出。用於风水,可增加风水的力度。

基本简介

斑彩螺宝石为亿万年的海底生物化石,备有七色光芒斑彩螺宝石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但有久远的渊源,更拥有传奇的神话,最早的记载可以说是来自于北美洲美洲原住民的传说。它更被公认为因吸收了宇宙大地的精华及能量,所以具有非凡的治疗及调节作用。

中国市场上目前能见到的斑彩石多来自马达加斯加和北美地区,但国际上承认的真正的宝石级别的斑彩石,北美的阿尔伯塔省加拿大及其周围发现的斑彩化石。这一地区的斑彩石的色彩最为艳丽,才被认为是宝石。根据国际宝石协会GIA的定义,只有来自加拿大南阿尔伯塔省熊掌海底构造地区的斑彩螺才会被认为是宝石。原文出处请看GIA的文献《AMMOLITE: IRIDESCENT FOSSILIZED AMMONITE FROM SOUTHERN ALBERTA, CANADA》一文。文章在最后结论的部分明确指出只有加拿大熊掌海底构造(Bearpaw Formation)的斑彩螺才会被认为是宝石,原文如下:

CONCLUSION   Ammolite is vivid iridescent fossilized ammonite shell (文石) that thus far has been obtained   from only two ammonite 物种 (Placenticeras meeki and P. intercalare), and only from those   found in the Bearpaw Formation of southern Alberta, Canada. However, to be marketable as a   gemstone

1908年,一名国家地理调查队的成员在阿尔伯塔省圣玛丽河沿岸发现斑彩螺的矿化化石。而直到1981年才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高质量斑彩宝石。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于1981年正式承认斑彩宝石为宝石。可以说,斑彩石是人类认可的最年轻的有机宝石之一。

外形特征

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海。最大可达18厘米,平均大小7至10厘米。因品种差异海螺肉可呈白色至黄色不等。海螺壳大而坚厚,呈灰黄色或褐色,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红色或灰黄色,主要用于水产捕捞也可做工艺品。

功效作用

斑彩螺的形状属于神奇的阿基米德螺线、又被叫做等速螺线。古希腊时代,阿基米德就在他的著作《论螺线》中对等速螺线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讨论,于是后世的数学家们也把等速螺线称为“阿基米德螺线”。在大自然中如龙转风、漩涡、在植物中,有紫藤茑萝牵牛等缠绕的茎形成的曲线,烟草螺旋状排列的叶片,丝瓜、葫芦的触须,向日葵籽在盘中排列形成的曲线;甚至构成生命的主要物质——蛋白质核酸多糖生物大分子也都存在尾旋结构,如人类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中的双螺旋结构。其中,自然界中的砂盘虫化石,蛇盘绕起来形成的曲线等都可以构成阿基米德螺线。人的手指纹路是阿基米德螺线。美洲原住民认为斑彩螺是一种神秘的自然符号、被认为是护身符和吉祥物。斑彩螺如其形状,卷抱著,有入无出。用於风水,可增加风水的力度。斑彩螺由于是古生物化石而来,海螺席卷之意,所以很多生意场的人都用招财,意思是吸财的作用。同时斑彩螺具有着爱情、事业、财富、健康的多功能宝石。

繁殖方法

自然繁衍

海螺等贝类生物是卵生卵胎生动物(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个过渡品种,鲨鱼也有部分种类是卵胎生的)。海螺的产期大概在5~8月,这段时期海域水温较高,适宜海螺等生活繁衍。

海螺有的种类主要是向海水中集体排卵排精,受精卵后的受精卵象浮游生物一样漂浮在水中,遇到礁石便附着上,在礁石缝隙待孵化,有的种类是在体内自行孵化,类似于蜗牛的繁殖。

人工养殖

海螺是发展海水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为了实现其人工养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殖环境

远离池塘内的其他贝类,选择一块约5-6亩相对平整的地方,用22亩网圈围,处理好底脚,防止发生逃逸影响其他贝类生长,围网中间要分散插有小竹竿,为高温缺氧季节海螺上爬呼吸做准备;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网具进行清洗,保证围网内外水源对流畅通无阻,以确保有足够的藻类,缩短养殖周期。

二、苗种选择

苗种的来源主要是海洋捕捞,人工育苗较少,每年2-3月份本地海头、汪、城东等码头渔船有售。另外燕尾港镇3-4月份有出售,苗种最好选用20粒/斤,健康,无破损,洗净用筐装运输。放苗时,均匀将苗种播洒在已整理好的围网内。

三、管理和喂养

海螺所适应的海水物理化学指标如下:盐度10‰-30‰,PH值7.5-8.8,亚硝酸盐0.10ppm以下,透明度30cm左右。以上理化指标内水温在10-35℃时海螺生长较快。海螺的食性广,饲料投喂以小杂鱼和低价贝类为主,同时注意水中硅藻含量,海螺亦滤食硅藻,日投饵量根据池塘水质而定,硅藻缺乏的池塘多投饵,反之少投。2-3天检查一次海螺摄食情况,防止投饵过多造成底质恶化,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防止底泥发黑,引发病变,发现爬杆时要及时使用粒粒氧,泼洒底改,定期使用EM调水王,调整水质,保持池塘内的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从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海螺养殖中后期投喂的低价贝类相对较大,可以选择池塘其他地方,在放养海螺苗种时也可放养一些低价贝类,以备需要时起捕,作为饲料投喂。由于混养池塘中底层贝类较多,日滤食量大,故而养殖周期中一定要注意肥水,肥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大品牌生物肥水产品,保证藻种数量和藻类的繁殖量。

四、增产增收

海螺养殖主要是圈养,所占池塘面积小,属密集型养殖,每亩的苗种量应控制在1.2万粒左右,中秋节后可以间断性的捕大留小。秋收时节达不到规格的海螺,应放于环沟中暂养,次年可作苗种亦可提前上市。总而言之,海螺养殖是混养池塘的一个附属,也是降低混养池塘风险性的一个条件。虽然海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但在舒适的环境中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且混养池塘其他养殖品种也需要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所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水质的变化,保持池塘的菌藻平衡,控制底质变化,定期清洗围网,适量投饵,保证水中的溶解氧。有病害发生时要及时就诊,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