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北部地区2004年2月24日凌晨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最终造成628人死亡和926人受伤,其中大多数为老弱妇孺。摩洛哥地球物理所则测定,北部山区荷赛马、菲斯、塔扎遭遇的地震震级为里氏6级,震中位于距地中海海滨城市荷赛马20公里处的卡姆拉乡。当地的民防发言人称,一个村庄被“完全摧毁”,“死亡众多”。
地震简介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处于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结合部,为地震多发地区,自1079年以来,摩洛哥发生过20余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强烈地震,其中1755年的大地震使摩洛哥的几乎所有沿海城市变成了废墟,而l960年的大地震把整个阿加迪尔城夷为平地。专家指出,最近50年来,位于地中海南岸的非洲板块非常活跃,平均每年向北推进6毫米,导致地中海南北两岸地震频繁,而位于南岸的马格里布地区更是首当其冲。
镇上几乎所有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绝大部分已不能继续居住。在靠近胡塞马的另一个小镇,放眼望去,没有看到完全倒塌的建筑物,但是建筑物墙壁出现裂纹、倾斜和底层严重毁坏的现象很多。
2004年2月27日就接连发生了3次余震。官方说这3次余震分别为里氏4.2级、4.0级和3.9级。2月24日凌晨发生强烈地震以来,已发生了千余次余震。胡塞马市民几天来一直呆在大街、广场上以及公园里,政府从2月27日开始搭建大量帐篷。胡塞马市的商店大都关了门,每天有大批交通警察和宪兵在各处值勤,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地震描述
一些幸存者忆述了这次地震发生时的恐怖情景。
地震发生时,候塞因·本·阿里正在睡梦中。虽然此次大地震的震中位于摩洛哥海岸以北160公里(100英里)的地区,但阿里所居住的旅游胜地胡塞马镇在格林尼治时间2时27分震感也十分强烈。由于房屋不停地摇动,阿里巴巴集团惊醒了。阿里说,1994年大地震时,他也在阿卢塞马斯度假,但那次大地震与此次完全不同。阿里对英国广播公司说:“我感觉这次地震的强度是94年地震的2倍。强度非常,非常的大。”
伊马德·马扎奇是胡塞马镇的居民。当房间的墙开始晃动时,马扎奇“正处于半睡半醒之中”。门窗的玻璃和墙上挂的照片全都掉在了地上,摔碎了。马扎奇还是镇上的公务员,他告诉BBC说:“我开始还不怎么害怕,一直呆在床上,但房间一直摇晃,没有停止,这时我才感到惊慌,就从床上爬起来,躲到了房间的桌子下面。”幸运的是,阿里和马扎奇俩人都没有受伤,一待房屋停止摇动,他们就马上跑到了街上。他们到了街上后,才发现整个镇都在摇动!
马扎奇说,当时街上到处是妇女和儿童,所有人都十分担心整座城市再开始晃动。马扎奇亲眼看到他的一位邻居被从房屋废墟的瓦砾中拉了出来。马扎奇说:“他家的房子全塌了,砖头和木材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头受伤了,两条手臂也伤的不轻。”地震发生后不久,救护车便急驰而来,把伤者和死者送往医院。马扎奇说,因为阿卢塞马斯的医疗设施大部分被毁,伤者都被送到首都拉巴特进行救治。马扎奇说:“救护车忙不过来,当地的居民就把伤者放在自家的轿车、救护车或卡车上运走。”阿里巴巴集团说:“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害怕。镇上的人一夜没睡。”阿里自己经营着一家旅馆。
人们尤其担心胡塞马附近村镇埃卡姆拉和伊姆泽恩的情况,因为这两座村镇被认为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马泽卡·伊尔·哈尼是伊姆泽恩镇中心一家孤儿院的院长,地震发生时,他正与妻子睡在床上,后来由于房屋晃动的厉害,马泽卡才醒来。
马择卡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说:“我们的一些员工就住在里面,当他们将所看到的一切告诉我们时,我几乎无法相信地震的强度会如此巨大。在我亲眼看到那种情景的时候,我就开始哭,这就是我当时的情绪。你无法想象这种情景:足有五六层楼高的建筑全塌了下来,成为废墟,至少有8个家庭住在里面。”马泽卡说,他看见当地人赤手空拳,同消防员和警察一起,拨开瓦砾,寻找生还者。
马泽卡说:“我亲眼看见他们从瓦砾中拉出死者。虽然我离的挺远,但我仍能看见。如果死亡人数上升到数百人,我不会感到吃惊。我想至少有30幢建筑完全倒塌。”马泽卡接着又说,伊姆泽恩镇大部分混凝土建筑都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这些建筑的根基一点儿都不深,因此在遇到大地震时,才会大面积塌。
灾后救援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联合会派200名救援人员去灾区救援,4名医生和20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到现场救治伤员。
阿尔及利亚一支由73人组成的救援队赴摩洛哥地震灾区,参加当地救灾工作。
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的救灾人员和药品运抵拉巴特。法国也派出15名救灾人员参与对摩洛哥的灾后救援。
救援由一只摩洛哥陆军和海军部队组成的救援队伍已经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中国在荷赛马援摩医疗队的12名医生在地震后也立即投入救死扶伤的工作。
伤亡原因
美国地震预报显示,这次发生在摩洛哥阿尔-霍塞马的地震达到了里氏6.5级,地震发生时间是在当地凌晨2点30分。在阿尔-霍塞马市,多数居民从睡梦中被惊醒后,全都冲到了街上。但阿尔-霍塞马市在此次地震中遭受的损失很小。
据估计伤亡数目在未来的几天还会上升,这是因为发生这次强震的伤亡情况具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是这次地震发生的地点处于摩洛哥的边缘地区。这一地区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交通不便利,给救援的工作带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样这一地区的医疗机构也是十分的缺乏,无法对灾害展开有效的治疗,增大了受伤人的死亡率。
其次是这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处于凌晨时分。本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凌晨,这使得发生的时候大多数的人还在睡梦当中,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同时这个时候的老人小孩以及妇女的伤亡也是最大的。
最后是因为当地的房屋结构极为脆弱。这一地区的房屋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大多是土木结构,显得极为脆弱,更本不可能抵抗得住地震,尤其是这样的强烈地震的冲击,今年发生于伊朗的大地震也是这个原因,而且在第一次的强震之后,还有第二次的余震,这使得房屋更易于受损。
灾后反思
摩洛哥北部阿卢塞马斯地区日前发生里氏6·5级地震,至少已造成628丧生和926人受伤。地震还将许多村镇夷为平地,导致数万人无家可归。痛定思痛,摩洛哥政府、舆论和公众开始反思,认为这次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除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如震中离地表太近外,某些部门的"疏忽大意"和一些人过去"随心所欲"建房也是重要原因。舆论认为,摩洛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从"血的代价汲取教训",避克类似悲剧重演。
大自然频频示警,专家们多次提醒要采取措施,例如建立国家和地区预警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严格的建房标准等。然而,摩洛哥媒体指出,某些部门并没有十分认真地对待这些建议;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摩洛哥虽然在2003年阿尔及利亚大地震后制定了一个"建房抗震指导法案",但由于缺少监督机制,法案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认真推行。最近几年,摩洛哥私自建房和违章之房之风盛行,一些部门口头上宣布要“打击过建房无政府主义”,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致使包括地震高发区在内的一些地方“黑房和危房”雨后春笋般地建起来。
结果,在大震袭来的时候,随意建造的房屋大片倒塌,甚至整个村镇顿时被夷为平地。加上这些违章建成的村镇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也缺少医疗设施,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药品和教灾物资也不能在第一时间运进灾区,目前正值摩洛哥雨季,山区的过路泥泞不堪,国际社会运来的紧急救援物资因交通不畅迟迟不能发放到灾民手中。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地震虽然是难以预科的自然灾害,但无数事实已证明,只要积极防范,人类能够把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也是大震过后许许多多摩洛哥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