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滨鹬(学名:Calidris maritima),属沙鹬科紫滨鹬属,是一种小型涉禽。这种鸟类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繁殖,并在大西洋沿岸南部越冬。紫滨鹬最早由丹麦动物学Morten Thrane Brünnich于1764年描述,现归类于Calidris属。
紫滨鹬最早是由丹麦动物学家Morten Thrane Brünnich于1764年正式描述,并被命名为鹬属 maratina。这种物种曾被归类为Erolia属。现在它与其他23种沙鹬一起被归类为Calidris属,这个属是由德国自然学家Blasius Merrem于1804年引入的。属名Calidris来自古希腊语kalidris或skalidris,是亚里士多德用来指代一些灰色水边鸟类的术语。种加词maritima来自拉丁语,意为“海洋的”,来自mare,“海洋。”紫滨鹬被视为单型:没有公认的亚种。在Calidris属中,紫滨鹬是岩鹬(Calidris ptilocnemis)的姐妹种,与旋转滨鹬(Calidris alba)和滨鹬(Calidris alpina)有密切关系。
形态特征
成年紫滨鹬有短黄色腿和中等细长的深色喙,喙基部为黄色。身体上部呈深色并带有轻微的紫色光泽,下部主要为白色。胸部带有灰色污渍,尾部为黑色。它们体长20-22厘米(7.9-8.7英寸),翼展42-46厘米(17-18英寸),体重为50-105克(1.8-3.7盎司)。
生活习性
紫滨鹬的繁殖分布范围从北加拿大的北极群岛,东至格陵兰、冰岛、斯瓦尔巴和北欧的西伯利亚以及泰梅尔半岛。在高北极地区,紫滨鹬在苔原低地繁殖,有时远离海岸线,但在瑞典和挪威的亚北极地区,它们在冻土限制线附近的贫瘠山坡上繁殖。在高纬度繁殖的鸟类会迁徙到南方,在北大西洋两岸的岩石海岸上度过冬季。它们在北美海岸越冬,南至南卡罗来纳州,而在东大西洋海岸越冬,南至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在苏格兰北部和爱尔兰西南部越冬的鸟类会迁徙到加拿大(巴芬岛和德文岛)繁殖。在英国,这些鸟类在冬季主要出现在东部和南部海岸,它们喜欢靠近海洋的岩石海岸线。作为繁殖鸟类,它们只在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的局部地区发现,自1978年以来只有1-3对繁殖。英国对该物种的繁殖记录进行监测和归档。它们是迁徙较晚的鸟类,冬季会迁徙到冰雪消融的大西洋岩石海岸。大多数鸟类不会南迁得比北卡罗来纳州和葡萄牙北部更远。它们相当群居,常结成小群,经常与红背鹬一起。这种鸟类很驯顺,容易接近。
紫滨鹬的繁殖栖息地是加拿大北部的北极群岛和格陵兰以及欧洲西北部的沿海地区的北部苔原。它们可以在一岁时繁殖。雄鸟在地面上挖几个浅坑;雌鸟选择一个并产下3到4枚蛋。这些蛋呈橄榄色,带有褐色斑点,大小约为37毫米×26毫米(1.5英寸×1.0英寸)。雄鸟主要负责孵化蛋,孵化期为21-22天。雏鸟被覆盖着浓密的绒毛。上部有黑色和肉桂色斑块,带有白色斑点;下部主要为白色。通常只有雄鸟照料雏鸟,它们可以自己觅食。根据欧洲的环标数据,记录到的最长寿命为20年9个月,是一只在瑞典被找回的鸟类。
据报道,英国发现了紫滨鹬与滨鹬杂交的案例。
这些鸟类在岩石海岸上觅食,主要通过视觉寻找食物。它们主要吃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也吃一些植物材料。其中主要的食物来源是Coelopa属(C. frigida)的昆虫。这些昆虫通常被称为“海藻蝇”,因为它们在紫滨鹬的栖息地附近的海藻上觅食、交配并建立栖息地。
保护
紫滨鹬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尽管种群数量似乎在减少,但总体数量仍然很大。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该物种的威胁程度为“无忧”。紫滨鹬是《非洲-欧亚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