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是2007年8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张纯如,译者杨夏鸣。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是华裔作家张纯如实地采访许多大屠杀幸存者,并借助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现场的一次还原,简述了浩劫中“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西方人士在此过程中的无私帮助。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被誉为“第一本充分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对揭露日军当年的暴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人类正义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简介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华裔女作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医院,祖籍淮安市淮阴区新渡乡(现新渡口街道)新渡村。张纯如以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书中参阅了海量历史文献,访问了众多幸存者,文学价值和历史学价值兼具,《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为该书译本。
历史沿革
1995年7月,张纯如只身一人来南京实地采访,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副教授杨夏鸣担任她的翻译。1997年11月,张纯如撰写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出版,一个月内便打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长达三个月之久,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
2007年8月,在《南京大屠杀》出版十年后,中文版重新翻译,被命名为《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杨夏鸣又应邀担任了翻译。
内容提要
《南京浩劫》是华裔作家张纯如实地采访许多大屠杀幸存者,并借助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现场的一次还原,简述了浩劫中“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西方人士在此过程中的无私帮助。
在这本书中,张纯如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敌人的残暴,十几岁的孩子是如何成为了泯灭天性的杀人机器,还包括日本俘虏下的中国百姓是如何在屠刀面前丧失了反抗的勇气,甚至沦为日本人屠杀的苦力,帮着填埋自己同胞的尸体。她也同样表现了人道主义者们无私的救助,以及那其中体现的人性光辉。
在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张纯如郑重地讨论了历史的遗忘问题。她称,“南京大屠杀之所以没有像纳粹屠杀犹太人或小男孩原子弹那样深入世界人民的意识之中,是因为受害者自己保持沉默。”她讨论了日本人是如何运用对历史的重新阐释营造了一种“群体遗忘”的历史氛围。“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图书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序
导言
第一章 通向南京之路
第二章 六周暴行
第三章 南京的陷落
第四章 恐怖的六星期
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 第二部分
第六章 世界所了解的情况
第七章 占领下的南京
第八章 审判日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运
第十章 被遗忘的屠杀:二次劫难
结语
致谢
译者后记
参考资料
书籍评价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被誉为“第一本充分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黑暗记忆,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惊,也改变了西方英语语系国家没有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该书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认知,对揭露日军当年的暴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人类正义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资料
南京浩劫.豆瓣读书.2023-12-17
书单|国家公祭日:用阅读铭记南京大屠杀.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07-08
《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开展 至纯至美至韧至勇 重现张纯如的一生.南京晨报-今日头条.2024-07-08
张纯如用生命书写的书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南京广播电视台.2024-07-08
淮安筹建张纯如纪念馆 出版《南京暴行》畅销美国.现代快报-中国台湾网.2024-07-08
华侨华人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 推动国际社会正视历史.中国新闻网.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