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山西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位于小店区太榆路339号山西师范大学北校区,目前有化学、材料化学和能源化学三个专业。其中,材料化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可追溯到1958年的晋西南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科,1972年,生化系分设生物、化学两个专业,化学专业正式组建。1978年1月,化学独立建系,1996年,材料化学研究所建立,2001年1月,化学与材料科学院成立,2001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正式组建。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25名、国家级与省部级各类人才50余名,建成磁性材料教育部创新团队、物理化学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山西省优秀导师团队和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等团队。承担10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际顶尖期刊年均发表SCI论文120篇以上,授权国际国内专利8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近三年学科影响力稳居ESI排名前1%。
历史沿革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前身为山西师范大学生化系。1978年生化分系
,独立设置为化学系。
2001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山西师范大学批准由化学系、材料化学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联合组建成立“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03年山西师范大学调整为由化学系、材料科学系、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
究所组建成“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06年山西师范大学为进一步理顺校内管理、建立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决定由化学系、材料科学系、基础化学系、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组建成“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化学”、“材料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西省本科品牌专业;《结构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化学实验室是山西省本科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材料化学基础实验室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学院有“无机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药物分析学”、“化学教论学”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十个硕士点。有“无机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学”、“药物分析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六个校级重点学科。山西省分子磁体与磁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新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在我院。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538人,硕士研究生168人,博士研究生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特聘教授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0人,硕士学位的7人。拥有“物理化学”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山西省优秀导师团队和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各一个。学院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3名,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6名,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3名,山西省教学名师3名。
组织机构
学院现设机构有院党委、院行政。下设化学系、材料科学系、基础化学系、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院 长张献明
党委书记董合心
副院长张彩云、王君文
党委副书记王满喜、张献明
教学科研
2010年至今,化材学院共承担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全院教职工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先进材料》、《coord.chem.Rev.》、《chem.Mater.》、《J. Phys. Chem.》、《Chem. Phys. Lett.》、《Thin Solid Film》、《Inorg. Chem. 》、《Phys. Rew. B》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有300余篇被SCI、EI、ISIP等收录,发表Ⅱ区以上(包括Ⅱ区)论文近50篇;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其他省部级各种奖励48项。出版教材、著作8部。2005—2006年该院化学学科发表在世界化学类最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排名第16位。
学院现已形成了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理、工、医”多学科、,“本、硕、博”多层次,“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新格局。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化学与材料科学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连年取得好成绩。在山西师范大学“创新杯”科技活动中连续获一等奖,在山西省“兴晋挑战杯”科技活动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2012年至今,该院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连年名列学校前茅。
专业设置
化学(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化学教师及化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结构化学、结构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化工基础实验
材料化学(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实验、结构化学、材料设计、材料设计实验、材料化学、材料化学实验、材料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博士点)
研究方向:理论无机化学
无机化合物薄膜材料
生物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结构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高分子材料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光谱和色谱分析
电化学分析
材料微结构分析
有机化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硕士点)
研究方向:团簇与纳米材料设计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动能分子设计
应用量子化学与分子磁体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
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信息薄膜材料
功能材料设计
纳米材料合成
材料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磁性薄膜材料
材料设计与计算
无机化合物光电材料
软凝聚态材料
药物分析学(硕士点)
研究方向:药物质量控制与研究
药物色谱分析
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点)
研究方向:分子物理与化学
原子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
研究方向:化学学科教学论
参考资料
学院设置.山西师范大学.2023-12-23
学院概况.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12-23
历史沿革.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