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简称电流电感器),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变压器,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有着显著的区别。

特点

1.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原绕组)直接串联在电路中,且匝数较少。因此,一次绕组中的电流由被测电路的一次负荷决定,不受二次电流的影响。

2. 二次绕组(副绕组)则与测量仪表、继电器等的电流线圈相连,这些设备的电流线圈具有极低的阻抗,使得电流互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近乎处于短路状态。

3. 在运行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即连接二次绕组的回路)不得出现开路情况。一旦发生二次侧开路,二次电流将变为零,此时一次电流会全部用于励磁,导致铁芯内的磁通密度急剧上升,引发铁芯温度升高并可能损毁互感器。此外,铁芯内磁通密度的突然增强会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极高电压,最高可达数千伏特,这对设备绝缘和工作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若需要断开与其连接的仪表或继电器,则必须首先将其二次绕组短接。

参考资料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原理.人人文库.2024-08-07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在线路里.智慧城市网.2024-08-07

为什么电流互感器运行中不能开路,原理及后果解析!.南阳同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