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城遗址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地处长江北岸,城址依山势而建,绝壁凌空,被誉为“天城倚空”,自古便列为“万州八景”之一。2013年,国务院将天生城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万州区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位于山顶,南北宽、东西长,平面呈月牙形,面积13.2万平方米。天生城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建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明末清初为抵御张献忠及清军入川,曾予补筑,清晚期再次补筑。天生城遗址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及两道卡门,另有一字墙残迹。城内现存南宋“淳”、“宝祐”、“咸淳”等时期5处筑城题记及碑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记功碑1处。另有古炮台3座,大水池2处,水井、水塘各1处,并有部分古建筑遗迹。

建筑规模

天生城面积13.2万平方米,核心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为南宋抗元古城址。景区有丰富的文物资源,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前门、后门前方各有一道卡门,中门下还有一道宋代的“一字城墙”残迹。中城门附近石壁遗有南宋间,摩崖筑城题记和碑文5处、元代纪功碑1幅。城内有古炮台2座,水池、水井多座,并残留有多处房屋遗址。天生城与云顶山石城、钓鱼城、磐石城等共同构成了南宋抗击蒙古军入侵的山城体系,对研究南宋山城防御体系,研究渝东地区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沿革

1988年被原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万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被万州区人民政府重新确定,公布为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5月下旬,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对残存的遗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进一步发掘其价值。

考古发掘

2017年10月25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三峡库区奉节白帝城、万州天生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等3个大遗址考古发掘已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此次考古共发掘面积8890平方米。

此次万州天生城遗址发掘面积3100平方米,出土器物标本280余件,丰富了渝东地区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

2020年10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完成了2019-2020万州天生城遗址三期考古工作,此次考古在既往工作基础上再次对遗址的东部区域开展了集中试掘,新发现南宋时期的房址、排水沟、水井、灰坑等遗迹,并出土了瓷器残件以及铜钱、石、筒瓦、石臼、石碾盘等遗物标本500多件,其中包括十九件珍贵的宋代礌石。

研究价值

天生城遗址的发掘证实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是一处人类生活居址。这一发现与峡江地区商周时期遗存通常分布在临江台地或低海拔地区的状况有明显区别,为研究三峡地区先秦时期人类对居址环境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是对先秦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商周时期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天生城遗址作为宋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宋元史和古代军事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参考资料

天生城遗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4-09-03

重庆在“天生城”考古发现多处宋代建筑遗存 .搜狐网.2024-09-03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41).个人图书馆.2024-09-03

重庆:万州天生城遗址发现宋代多处遗迹和礌石.新华网.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