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白砂埔水库于1977年9月开始建设,次年2月被福建省水利电力厅批准为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为了保障大坝的安全性,溢洪道最初的设计方案由开敞式侧堰改为隧道溢流方式。水库渠道由于路线较长且土壤渗透性较强,导致大部分区域未进行衬砌,这使得水库的效益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夫人宫渡槽在设计时未考虑到风力的影响,在遭受飓风袭击后发生了损坏,后来进行了修复和完善。水库的建设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由当地公社负责,完成了包括杭永公路改线、淹没区居民安置以及大坝基础建设等工作。后期则由县水利电力局接手,继续推进了坝区工程、渠道建设和水电站的建设。整个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挖掘88.26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35万个工日,总投资达到241.56万元,其中国家提供了195万元的资金支持。
工程参数
白砂埔水库的总库容量为503万立方米,其中死库容为11万立方米,正常水位下的库容为442万立方米。水库采用了粘土心墙代料坝的形式,坝高38.7米,顶部宽度为6米。水库的渠道总长度为18公里,最大过水流量可达每秒1立方米。自1985年4月30日起开始蓄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9000亩,同时通过水库的水资源,还建立了两座水电站,共计装有4台机组,总发电能力为360千瓦,所有工程均在1985年7月竣工。
参考资料
白砂埔水库.百度地图.2024-11-14
高压摆喷灌浆在白砂埔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中的应用.百度学术搜索.2024-11-14
白砂埔水库.百度图片.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