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英,明朝时期的人物,原籍韩城市。早年家庭贫困,曾从事放牧工作。后来前往京城发展,拜师于一位著名工匠门下,学习木工手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技艺精湛,在京城声名鹊起。
人物经历
郭文英成年后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他有幸成为了一位知名工匠的学生,专注于学习木工技术。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手艺,他在京城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有一次,朱厚熜巡视西城区时,对一座新建寺庙的建筑风格赞不绝口,这座寺庙正是由郭文英设计建造的。这一事件让郭文英得到了皇上的赏识,随后被任命为文思院副使,隶属于工部。十年后,他又晋升为工部右侍郎。在一次同事聚会上,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成功之路,郭文英幽默地表示:“你们靠的是《尚书》,而我是靠着《木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轶事典故
在一次同僚间的聚会中,郭文英与其他官员交流了各自的成名历程。他诙谐地提到,其他人的成功大多得益于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而他自己则是通过掌握木工技能而获得官职。这种对比展现了郭文英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他对自身职业的自豪感。
参考资料
第七章 建筑业 - wap版.韩城市人民政府.2024-08-21
匠人入仕:明代匠官制度述论.华东师范大学.2024-08-21
北京史话:老北京也曾奖励“大工匠” 或晋职或封赏或赐匾.北晚新视觉.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