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委陵菜(学名:委陵菜属 limprichtii),又名浮尸草,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下江委陵菜最初曾由Franchet命名为P. poterioides Franch.,但该种加词早在1816年, Willd. 曾使用过,故在这里不能采用。Cardot曾发表P. poterioides Franch. var. minor Card. in Lecomte, Not. Syst. 3: 235. 1914,其特点在于,植株小而纤细,花瓣正圆形,顶端不下凹(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我们未见到该类型标本)。 Wolf将本种列入羽叶系Ser. Tanacetifoliae,由于叶柄及叶片下面常被绵毛,列入本系更较适宜。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省、湖北、江西省广东省等地,以及越南,常生长在河边沟边石缝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下江委陵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其根肥厚,圆柱形。花茎纤弱,基部弯曲上升,稀铺散,高15-30厘米,被疏柔毛及稀疏绵毛,下部常脱落几无毛。基生叶羽状复叶,有小叶片4-8对,间隔1-2.5厘米,连叶柄长6-20厘米,叶柄被疏柔毛及少数白色绵毛,常脱落几无毛;小叶片对生稀互生,纸质,有短柄或几无柄,卵形,椭圆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前部有4-7个齿牙状裂片或锯齿,基部楔形或阔楔形,最下部小叶仅有2-3个齿牙状裂片,两面绿色,上面伏生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大籽筋骨草,下面被灰白色绵毛及疏柔毛;茎生叶为掌状3小叶,小叶形状与基生叶小叶上部小叶相似;基生叶托叶膜质,淡褐色,外被疏柔毛,常脱落稀几无毛,茎生叶托叶纸质,绿色,卵形,全缘。花序疏散,数朵,花梗纤细,长3-4厘米,被疏柔毛或绵毛;花直径1-1.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副萼片带状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比萼片短稀近等长,外面被疏柔毛及白色绵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长0.5-1倍;花柱近顶生,基部微扩大,柱头头状。瘦果光滑。花果期10月。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Potentilla L..powo.science.kew.org.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