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腊生,1973年1月生于婺源县,现任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和江西省文艺学会理事。他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人物简介

江腊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南昌大学文学硕士,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师从朱栋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师从杨义。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任校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负责人。2009年晋升为教授。曾以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已经结题。主持国家级课题《新世纪农民工书写研究》,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跟踪管理模式研究》,主持校级人文课题《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人的观念》(结题)。先后为文学院中文专业、新闻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新时期小说研究》等多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已在《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研究》、《河北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1、《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齐鲁书社。2、《解构构与建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先后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获江西省社科成果奖2项。

主要科研奖励

论文《虚拟与消费——90年代以来小说游戏历史的现实诉求》,《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收录,2007年获江西省社科成果二等奖。论文《后现代主义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获得2006年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出版专著《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齐鲁书社

主要科研论文

60余篇

1.《虚拟与消费——90年代以来小说游戏历史的现实诉求》,《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2.《当代农民工书写的话语想象》,《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3.《论样板戏中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虚构本质》,《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4.《畅销元素与励志人生——论电视剧\u003c五星大饭店\u003e的得与失》,《中国电视》2008年第3期。

5.《当代电视剧英雄话语的民间化走向》,《电影文学》2008年第1期。

6.《失落还是希望——关于中国90年代文学主体性的思考》,《当代文坛》2005年第1期。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的历史书写》,《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8.《穿行于解构与建构之间的艰难之旅》,《名作欣赏》2007年第6期。

9.《情感的盛宴——解读电影\u003c暖春\u003e》,《电影评介》2007年第6期。

10.《血与火的长歌情与法的抉择——电视剧\u003c贞观长歌\u003e评析》,《中国电视》2007第9期。

11.《三位一体的审美文化形态构成》,《中国电视》2005年第1期。

12.《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繁盛的背后》,《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13.《一口权与性的深潭:毕飞宇\u003c玉米\u003e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6期。

14.《论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学术专著

1、《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 齐鲁书社

2、《解构与建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