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锦葵Malva 中华缺翅虫 Cav.[Malva mauritiana L.var.sinensis(Cav.)DC.;M.sylvestrissensu Mast.]的花、叶和茎。我国南北各城市常见栽培,偶有逸生。具有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大小便不畅,带下病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

别名

莜、蚍虾、野葵、钱葵、中国旌节花、小白淑气花、淑气花、蜀葵、小熟季花、茄花、冬寒菜花野葵、麦秸花。

入药部位

花、叶和茎。

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归肺、大肠、膀胱经。

功效

利尿通便,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大小便不畅,带下,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

配伍

1.治胸膜炎:锦葵6-9克。水煎服。(《华山药物志》)

2.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锦葵9克,麻黄3克,杏仁9克,甘草1.5克,薄荷3克。水煎服。(《华山药物志》)

3.治大小便不畅,淋巴结核,妇人带下病及脐腹痛:锦葵3克。研末,白开水冲服。(《华山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3g,开水送服。

炮制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晒干。

贮藏

晒干脱粒,去杂质,放干燥阴凉处贮藏。

形态特征

锦葵: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cm。分枝多,疏被粗毛。叶互生;叶柄长4-8cm,近无毛,但上面槽内被长硬毛;托叶偏斜,卵形,具锯齿,先端渐尖;叶圆心形或肾形,具5-7圆齿状钝裂片,长5-12cm,宽几相等,基部近心形至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均无毛或仅脉上疏被短糙状毛。花3-11朵簇生,花梗长1-2cm,无毛或疏被粗毛;小苞片3,长圆形,长3-4mm,宽1-2mm,先端圆形,疏被柔毛;萼杯状,长6-7mm,萼裂片5,宽三角形,两面均被星状疏柔毛;花紫红色或白色,直径3.5-4cm,花瓣5,匙形,长约2cm,先端微缺,爪具毛;雄蕊柱长8-10mm,被刺毛,花丝无毛;花柱分枝9-11,被微细毛。果扁圆形,径约5-7mm,分果爿9-11,肾形,被柔毛。种子黑褐色,肾形,长2mm。花期5-10月。

生长环境

我国南北各城市常见栽培,偶有逸生。

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咸,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理气通便。主治大小便不畅,淋巴结结核带下病,脐腹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