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武,地处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花溪区,距贵阳市23公里,距花溪10公里,辖区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4.4℃,适宜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

2021年3月11日,贵州省政府同意撤销花溪区党武镇,设立有关街道。

历史沿革

党武,党武乡位于贵安新区,全乡总面积61多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寨,99个村民组,2003年底全乡总户数4336户,总人口174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6954人,非农业人口496人,人均土地0.35公顷,人均耕地0.8亩,人口密度284人/平方公里。

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758万元,农业增加值为2017万元,粮食总产量为568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972元。党武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高原气候特点明显,境内地势平缓,洼地、沟谷较多,土层较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种植辣椒。

积极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乡境内现有旅游景点3处,致力于发展大坝井食品加工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引进四家食品加工企业,并拥有1000亩优质辣椒基地。

地处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花溪区,距贵阳市23公里,距花溪10公里,人口21000余人,辖18个行政村。辖区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4.4℃,适宜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

行政区划

下辖18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交通便利,18个行政村全面实现“四通”。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储水4760万立方的松柏山水库,水质优良,无污染。

政治

1、根据我乡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等优势及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等实际情况,一是强化农业;二是突破乡镇企业;三是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使全乡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2、今后全乡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初具规模的思丫小区为载体,努力寻求和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八公里磊花线列入全乡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实现大坝井,磊花路工业区的设想,从根本上推进全乡工业化进程。同时,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乡这一总体目标,采取资产重组,合资开发,项目转让,挖潜革新等多种形式,盘活我乡存量资产,推进乡企业改革工作,实现企业增效,国家增收,从而促进我乡企业再上新台阶。

4、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思路,围绕吃、住、行、购、游、娱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全乡旅游行业。扶持和开发全乡潜在的旅游资源,多方引进资金,发展松柏山库区旅游点、夜郎谷生态环保园、斗蓬山夜郎城等旅游景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我乡第三产业的发展。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强化机遇,竞争和风险意识,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结合乡情、制订完善招商引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办法,用“一站式”服务的态度,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树立我乡招商引资新形象,树立服务出效率,服务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使我乡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突破。

6、把握机遇,抓好城镇建设。在花溪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路下,把握我区城镇带动战略的机遇,尽快完善全乡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力争上级有关配套资金支持,在乡“三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前提下,采取旧城改造与新点建设结合,外来资金与个人集资结合的形式,引导投资者与建房户向公路两侧地段发展,从而将我乡城镇建设拓展至八公里,大坝井一线,逐步形成党武商贸一条街,主动实现与花溪相连对接这一总体设想。

重视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人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活动的深入开展。

经济

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发展要从党武的实际出发,继续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原则,用五年时间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仗,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力度,通过“科技兴乡、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瞄准贵阳市场发展“菜篮子工程”和“绿色工程”。

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基础条件,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抓好菜、肉、禽、蛋、果、花等鲜活副食品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产量及商品率的提高,同时按照产、供、销一条龙的方法,使农副产品最大限度发挥其附加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种植业

——种植业要进一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改进耕作技术,推广单产上下功夫,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品种和调剂旺淡,

以做到均衡上市,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发展本乡优势特色商品生产基地,如辣椒、香葱、大蒜等基地建设,并实现从原料市场到产品粗加工,深加工市场的多种发展经营,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的发展。

养殖业

——养殖业要在生猪生产,提高出栏率的同时,积极发展鸡、鸭、鹅等家禽和肉牛,免等草食性家畜,不断提高饲养水平,改变传统饲养方法。

林业

——林业要争取在王年时间内在原植树造林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关于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有关倾斜政策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好全乡250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工作,

鼓励农民种植经济林(草)作物充分实施“绿色工程”,使全乡森林覆盖率、绿化面积由原来的8.4%上升到20%,基本绿化全乡宜林荒山、荒坡。

文化

跳月场

党武乡跳月场的由来是有一个传说的,讲的是养洛的女儿娥帝钗被老虎吃了,养洛在“榜渣阿(洗鸭塘)”边举行跳芦笙活动,召集所有的苗族男女青年前来给娥帝钗跳丧,同时寻找杀虎英雄查冬董,从此兴起了跳月场。

跳月场是苗族的跳芦笙舞场,是苗族青年男女的交际场所,是他们表演舞姿、展演服饰、表现自我,赛笙比舞的地方,同时是他们表达爱慕之情的乐园,传说苗族第一个跳月场就在花溪党武一带。

交通

境内交通便利,有磊花、党冒、党翁、大洋公路经过,连通210、上海—霍尔果斯公路,光缆通讯网络已全面开通使用,并有移动通讯站六座,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四通”。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储水4760万立方的松柏山水库,水质优良、无污染。党武辣椒、紫皮大蒜享誉省内外。

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为775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78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5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5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1.60元,增长6%。

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松柏山水库优良水质的哺育,形成了党武辣椒独特的品质,它以肉质肥厚、色泽红亮、香味浓郁、辣味适中,

含多种丰富营养元素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佐餐佳品享誉国内外,年产量在300万斤以上,精加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党武乡因而被誉为“贵州辣椒之乡”。

旅游

摆贡寨

党武乡党武村摆贡自然村寨属党武村七组,位于党武乡集镇西南部,南环线与花溪区区国宾大道互通匝道旁,距花溪9公里,距乡集镇所在地3.5公里处,境内为缓坡地,较平坦。该组总户数78户,总人口260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总耕地面积32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摆贡生态基础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8?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好,寨内古树参天。

参考资料

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阳市花溪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21〕27号).贵州省政府.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