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紫堇(学名:Corydalis petrophila Franch.)是罂粟科紫堇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在10-40厘米之间,呈灰绿色。其根茎短粗,基部具有簇生的须根,上部可能会分枝或不分枝,具有多茎。岩生紫堇的叶子二回三出,少数为三出或二回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常具有耳状叶鞘。其花朵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瓣与距约等长,常具有短的蜜腺体。岩生紫堇的蒴果线形,长圆形至卵圆形。岩生紫堇生长在海拔2300-3200米的林间草地或山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地区。

形态特征

岩生紫堇是一种丛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灰绿色。根茎粗短,具簇生须根,上部分枝或不分枝,具多茎。茎具叶,分枝。基生叶多数,具长柄。茎生叶互生,具长柄至具短柄;叶柄基部具透明的鞘;叶片三角形或宽卵圆形,长3-4厘米,常宽度大于长度,二回三出,一回羽片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形或宽卵形,基部楔形,约长1.5-2厘米,宽1-1.5厘米,常三深裂,裂片具缺刻状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和对叶生,具2-5(-9)花,较密集。下部苞片叶状,具柄,上部的扇形,全部具缺刻状齿,有时顶端的近全缘。花梗长约1厘米。萼片宽卵圆形,长1.5-2毫米,具流苏状细齿。花紫红色至紫色,平展。外花瓣较宽展,近具短尖,鸡冠花状突起达顶端。上花瓣长2.2-2.5厘米;距圆筒形,稍长于瓣片,末端稍下弯;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稍增粗。下花瓣瓣片常多少下弯,爪宽展,浅囊状,近基缢缩,基部常具小的囊状突起,有时近直,基部小囊不明显。柱头近圆形,基部稍下延,前沿具6乳突,侧面具2对双生乳突。

蒴果椭圆形至倒卵圆形,约长1.5厘米,宽4-6毫米,具6-13种子和长约3毫米的花柱。

生长环境

岩生紫堇生长在海拔2300-3200米左右的林间草地或山坡。

分布范围

岩生紫堇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永胜县丽江市、中甸、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藏自治区东部(米林县、波密、札木、察隅县)。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