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5日上午,慈利县城水大桥正式竣工通车,这座大桥是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重要通道,它的通车标志着该县将扩城7.5平方公里,也就是在原有县城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多。
2016年10月15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慈利澧水大桥桥墩桩基“伤痕累累”如遭“虫蛀”。
大桥简介
慈利澧水大桥桥长696.78米,宽20.5米,为双向四车道;主桥采用4*35+5*49+3*35米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引桥采用2*20米及8*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主桥及引桥均采用钻孔灌注端承桩基。
澧水大桥桥于2008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由湖南省慈利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共投资8800万元。
大桥通车
2010年9月25日,连接慈利老城与蒋家坪的交通枢纽、慈利县城北扩和省道S306线慈利段二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慈利县城澧水大桥胜利通车,正在慈利参加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开幕式的胡伯俊、熊倪、范运田、朱国军、周元庭、罗金铭、刘曙华、魏新刚等领导为大桥通车剪彩。
大桥事件
2016年,一组慈利县城澧水大桥桥墩形同“蜂窝”的图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被质疑存在质量问题。
慈利县委、县政府迅速派人进行了现场查勘,研究处置措施,并专门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检测资质)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并聘请省内多位知名桥梁专家对大桥进行现场勘验和论证。
经过现场抽样、勘察、验算和论证,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表明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未发现大桥存在位移、沉降、裂缝等现象。结合基桩专项检测报告以及设计单位对存在缺陷的桩定量分析和验算,专家组初步估算认为,目前大桥处于安全范围。
同时,专家认为,目前大桥部分桥墩外露于河床地面以上的桩身已有明显缩颈、露筋等病害,主要原因是桩身外围(钢筋笼以外)素砼含不均匀泥浆或泥块,导致其强度较低,且在施工完成时未能及时拆除,从而受到洪水冲刷等因素所致。一位参与检测的专家告诉记者,桥墩存在病害缺陷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质量问题。
慈利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桥梁后续运营安全与设计使用寿命,将尽快对缩颈、露筋的桩柱进行处置。维护期间,按规定在大桥两头设立限载标志,严禁超载车辆(55吨及以上)通行。
同时,慈利县还表示,将严格按照公路和城市桥涵养护的有关规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全县桥梁进行定期检测、排查隐患,确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