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萃,1945年出生,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同时也是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苏国萃在水运交通技术研究及港口装卸工艺与设备的研究开发领域有着长期的工作经验。
人物经历
苏国萃于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职业生涯中,他担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并且在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在“六五”计划期间参与国内首台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研制,并在“七五”至“九五”期间主持多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008年,苏国萃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分入第三十组。在全国政协委员任期内,他参与了相关政治活动并为科技界的发展提供了咨询和建议。
获得荣誉
1994年,苏国萃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科研方面,他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研制、内河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研制以及港口牵引车的研制等。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提升我国港口装卸技术水平和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个人作品
苏国萃同志长期从事水运交通技术研究和港口装卸工艺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六五”期间,他参与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内首台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研制工作,承担了对进口液力变速装置的试验研究,全面消化了进口设备的先进技术,为国产正面吊运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参与液力变矩器的实验研究工作,并为液力变矩器在港口轮胎起重机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七五”至“九五”期间,他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内河 20 英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0 英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主持了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项目中“ 40 英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国产化研制”专题,带领课题组对集装箱正面吊运机进行了总体优化,对其中主要结构和部件进行全新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国产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总体技术水平,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他参与主持了国家重大装备项目“ 70 型推耙机研制”,主持了“ 160 型推耙机研制”和“ 230 型推耙机研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努力,先后开发了 70 马力、 160 马力和 230 马力三种型号的船舶清舱机,为散货船舶装卸的清舱作业提供了性能可靠的理想设备。在这期间,除主持一部分课题外,他还积极组织实施了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点项目,如“港口煤炭装卸成套设备研制”、“大型集装箱港口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内河大伸距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研制”以及“港口牵引车研制”等。先后研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港口装卸设备,为我国港口装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他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由于在集装箱正面吊运机技术上拥有较大优势,目前国内市场使用的国产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产品多为水运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