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135空中加油机(英文:KC-135 Stratotanker)别名“同温层加油机”,是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在C-135军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一款空中加油机,也是美国空军第一款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空中加油机。
KC-135空中加油机标准机组编制为3人,另设1名加油操作员。机体参数方面,机长41.53米,机高11.68米,翼展39.88米,最大起飞重量达146.3吨。最新型号KC-135R配备4台CFM56涡轮风扇发动机,巡航速度可达856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为5552千米。该机采用与民用客机相似的常规布局,机翼翼梁之间设有整体油箱,机身底部舱段另设多个油箱,其中底舱布袋式油箱由聚酰胺纤维制成,单个油箱重量约为36公斤。KC-135最多可携带92吨燃油,具有高效的输油能力,输油率为每分钟975至1690升。其主要加油方式是通过机身尾部的硬式伸缩加油套杆进行加油,该套杆几乎可将所有油箱中的燃油输出。伸缩套杆末端可安装浮标锥套,以适配装备受油管的飞机。加油操作舱位于后机身下方的1个整流罩内,加油操作员向前倾斜乘坐,便于观察加油管和受油飞机,加油操作员可以在控制舱内操纵伸缩加油管。经过多点加油系统项目改进的KC-135还可在每侧机翼下挂1个软管-锥套加油吊舱,该机可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为各型飞机进行空中加油。
KC-135加油机于1954年开始研制,1956年8月17日首飞,1957年开始交付,1965年停产。首个型号KC-135A共生产727架,后续衍生出KC-137A、KC-135E、KC-135Q、KC-135R、KC-135T等多个型号,累计生产达820架。E型和R型为在原型基础上换装新型发动机并进行现代化升级的改进型号。
KC-135自服役以来,长期作为美国空军主力空中加油平台,并出口至多国空军,包括法国、新加坡、土耳其以及智利,并参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多场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中,其主要为B-52轰炸机、C-5B战略运输机、A-10A强击机以及F-15战斗机、F-117等作战飞机提供加油支持。进入21世纪后,该机仍继续服役,截至2019年,美国空军仍装备近400架KC-135R型,承担约90%的空中加油任务。随着机龄不断增长,部分KC-135已逐步退役,美国空军已启动KC-46A“飞马座”加油机项目,以分阶段替代KC-135机队。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美国的空中加油机发展起步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空军全球战略的推进,其对远程作战能力的需求促使空中加油技术迅速发展。1948年,美国空军开始使用KB-29M空中加油机。这是在B-29轰炸机基础上改装而来的初代加油机,标志着美国空中加油力量初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美国空军开始大规模装备第一代空中加油机KC-97系列,初步构建空中加油体系,推动其作战范围向全球延伸。
二战中,波音公司为美国军队生产了大量大型飞机,其中包括“飞行堡垒”的B—17轰炸机,产量高达12731架,以及执行原子弹投掷任务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战后,波音用 B-29 的机翼和发动机,配以全新的机身,设计了螺旋桨式大型客机,又为美国空军研制了B-47和著名的B-52轰炸机喷气式战略轰炸机。波音意识到喷气时代已经来临,下定决心研制大型喷气客机。面对高昂的研制经费,波音以“喷气式加油机”名义寻求美国空军的支持,波音料定美国空军的喷气式战机机队终将需要喷气式加油机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的螺旋桨式加油机来扩展航程。在B-52试飞成功一周后,波音公司决定将战后利润的三分之二投入喷气式客机项目的研发。
研制历程
1949年,英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德·哈维兰的“彗星”实现首飞。出于减小飞行阻力等因素,“彗星”选择了翼根部位内埋4台发动机的设计。一年后,1950年,波音公司代表团在参观“彗星”后提出:采用吊舱设计的客机能获得更大的总体优势,这促成了波音367-80项目的诞生。
1952年,波音公司以1600万美元的成本启动了367-80原型机的研发计划,用时两年完成该机的设计与制造。波音公司的设想是将该机型作为军民两用平台,既可作为空军的军用运输机,也具备改装为民航客机的潜力。367-80也最终成为C-135军用运输机与后续多种衍生机型的技术基础。1954年7月15日,367-80原型机成功完成首次试飞。不久,在此试验机的基础上为美国空军研制出军用机C-135军用运输机,随后该系列飞机大量生产。
在C-135军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波音公司开始为美国军队改装KC-135,1956年8月,KC-135完成首飞,并于1957年正式开始交付部队,随后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美国空军首批采购了250架,作为空中主力加油机。
结构特点
机身
KC-135空中加油机整体机身由铝合金构成,全机机长41.5米,高11.68米,翼展39.88米,具有悬臂式后掠下单翼和常规尾翼结构。
KC-135飞机采用与客机相同的常规布局,该机机翼的翼梁间有整体油箱,其他油箱位于机身底舱,飞机机舱可以用来运送货物或人员,根据载油量情况的不同,KC-135最多一次可以运载37.6吨货物或54名乘客。
动力系统
最新型号KC-135R配备4台CFM56涡轮风扇发动机,巡航速度可达856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为5552千米。
机组
KC-135标准机组由4人组成,机组由驾驶员、副驾驶员、导航员和加油操作员4人组成 。燃油系统由副驾驶员负责操作。加油操作舱位于后机身下 方的1个整流罩内,加油操作员向前倾斜乘坐,便于观察加油管和受油飞机。
加油系统
KC-135空中加油机采用伸缩套管式(硬管式)加油系统,具有较高的输油效率,输油速率可达每分钟975至1690升。该系统主要由机外伸缩主管、伸缩套管和V型操纵舵构成。加油作业时,伸缩套管从主管中伸出,并可根据受油机的相对位置进行前后伸缩调节,其最大调节距离为5.8米,活动范围覆盖上下54度、横向30度的空间,具备较强的加油灵活性和操作精度。
KC-135所加注和携带的燃油为JP-4型航空燃料,可兼容多种战斗机型号使用,同时也可供自身发动机消耗使用。经过“多点加油系统”(MPRS)项目改装后,KC-135还可在每侧机翼下各加装一具软管-锥套式加油吊舱,从而拓展其对不同加油接口飞机的适配能力。该机共配备10个机身油箱,分别位于前后机身地板下方及机尾地板上方;此外还设有一个中央翼油箱,左右两侧机翼各配有一个主油箱和一个备用油箱,构成完整的燃油分布系统。一架KC-135在执行空中加油任务时,可为一架B-52轰炸机或两架FB-111战斗轰炸机同时进行空中加油。
性能规格
衍生型号
KC-135空中加油机共有KC-137A、KC-135E、KC-135Q、KC-135R、KC-135T等型号。
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
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是在KC-135加油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1964年开始制造并装备美国军队。乘员6人,装备J57-P-59W涡喷式发动机,4X6100公斤推力。翼展39.5米,机长41米,机高11.68米,最大时速1000公里,巡航速度86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000米,最大起飞重量134700公斤,作战半径4300公里,最大航程12000公里。RC-135主要用于搜集雷达性能、制导、通信及辐射等数据。分多种型号,S型用于导弹跟踪,U型用于监测和分析电子和红外设备。V/W型用于电子监视。
服役情况
列装
到1987年10月,美国空军已装备KC-135E/R共计251架,法国空军采购12架。KC-135A共计生产了727架。经改进的KC-135作为美国空军的主力空中加油机,到2000年以后仍继续服役。
部署
2015年,美国空军现役部队装备有373架该型飞机,空军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役部队共计装备268架。除美国以外,该机还出口至多国空军,包括法国(12架C-135F和3架KC-135R)、新加坡(4架KC-135R)、土耳其(9架KC-135R)以及智利(3架KC-135E)等。截至2019年,美国空军装备仍有近400架最新改型KC-135R在役,承担着空军约90%的空中加油任务。随着时间推移,KC-135的平均机龄已超过50年,美国空军不得不把一些超龄KC-135退役,因此数量在不断减少。在2025财年的预算申请中,美国空军计划处理掉16架较老的KC-135加油机,只采购15架新的KC-46A加油机。
实战
KC-135自服役以来,长期作为美国空军主力空中加油平台,曾参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多场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中,其主要为空中支援B-52轰炸机、C-5B战略运输机、A-10A强击机以及F-15战斗机、F-117等作战飞机提供加油支持。
相关事件
1991年,美国空军一架KC-135E加油机在任务中发生严重事故:左侧两台发动机在飞行中脱落。调查显示,事故原因是前方一架KC-135(呼号“鲸目20号”)产生的尾流影响所致。当时,事故飞机“鲸鱼5号”在前机下方约500英尺处飞行,虽符合间隔标准,但强烈的侧风将前机翼尖涡流吹入后机航道,导致飞机剧烈滚转,产生巨大过载,最终造成1号和2号发动机被撕脱,3号和4号发动机也几近脱落。尽管机体受损严重,机组人员凭借出色的协同和操作,将这架失去两台发动机的加油机成功降落,避免了一场空难。
2013年5月3日时,一架隶属于华盛顿州费柴尔德空军基地第92空中加油联队的KC-135空中加油机从“马纳斯”空军基地起飞十分钟后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潘菲洛夫斯基区的高山峡谷区坠毁,三名美国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25年3月25日,印度洋-太平洋观察中心(IPWC)在社交平台X发布的一张最新卫星图像显示,美国军方在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部署了至少3架B-2隐形轰炸机,以及9架KC-135空中加油机(若包含停机坪内机体,总数可能达7架B-2)。这一动态清晰表明,美国军队正在向该地区集中战略力量,意在增强对伊朗形成战略牵制。
参考资料
KC-135加油机.南昌航空大学航模博览厅.2025-04-01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Air-to-Air Tanker.flugzeuginfo.net.2024-10-20
1954年7月15日 波音707原型机首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5-04-01
美军KC-135:世界上生产、服役数量最多的空中加油机.百家号.2025-04-01
美国KC-135加油机.福州新闻网.2025-04-01
“飞马座”接棒“空中油轮”.中国军网.2025-04-01
空中加油技术的“前世今生”——美俄欧空中加油机发展及技术对比分析.新华网.2025-03-27
波音2014年出口武器收入达900多亿美元.人民网.2025-03-28
波音:资深的航空工业巨头.新浪军事.2025-04-01
KC-135即将退役:不算完美的加油机,却奠定当代商用飞机经典构型.搜狐网.2025-03-28
两条腿走路:中国研制大飞机可能不只一个型号.中国发展门户网.2025-04-01
Boeing KC-135 Stratotanker [Photo ID: 11366].flugzeuginfo.net.2025-03-28
深度:图204加油机采用硬式加油 可供歼20补给.新浪网.2025-04-01
服役近70年的美军KC-135加油机为何仍难退役.百家号.2025-04-01
KC-135E Stratotanker.amcmuseum.org.2025-04-01
资料:RC-135侦察机(图).新浪网.2025-04-01
世界各国空中加油机的“精品”及未来加油机将走向何方? .新华网.2025-03-27
空中消失的发动机去哪里了?.澎湃新闻.2025-04-01
美军公布在吉尔吉斯坠毁加油机遇难飞行员姓名.新浪网.2025-03-27
剑指伊朗?卫星图像证实:美多架B-2轰炸机已集结“永不沉没的航母”.新浪财经.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