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寺遗址在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西3公里,利太公路北侧500米,后杨行政村后杨庄北侧50米处。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该遗址略呈长方形,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高于地平线约2米,面积154600平方米。因遗址上原有一寺院而得名,相传原寺院有南北大殿,房屋百余间,和尚数百人,毁坏年代不详。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堆积保存完好。

文物遗存

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堆积保存完好。地面采集文物标本有:红陶鸭嘴形鼎足、红陶篮纹附加堆纹罐片、红陶鬲足、灰陶豆柄、绳纹陶片、篮纹陶片、素面陶片等。依据采集标本认定为新石器至汉代遗址。

文物价值

该遗址面积大、时代早,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学术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2012年6月21日,红门寺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