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就职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2004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1年7月 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7月 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1年7月-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

现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研究领域

(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从事化工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包括能量集成、质量集成、换热网络优化、过程系统柔性分析与设计等。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完成了近20项工厂节能、节水项目的改造工作,例如,吉化乙醇装置节能技术改造、吉化乙烯装置扩产节能技术改造、抚顺市乙烯装置扩产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等,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性研究成果。

硕博研究方向

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化学工程;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

出版著作和论文

著作及教材

1.《化学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过程系统分析与综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化工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化工原理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化工原理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年

正式发表的论文

王瑶 王安杰 陈永英 李翔 姚平经,以MCM-41为载体制备柴油深

度加氢脱硫催化剂(Ⅱ) Ni-Mo硫化物催化剂,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6): 36-41

王瑶 王安杰 陈永英 李翔 姚平经,以MCM-41为载体制备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ⅡI) Co-Mo硫化物催化剂,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3,19(5): 24-28

王瑶 孙仲超 王安杰 阮立峰 鲁墨弘 任靖 李翔 姚平经,Co-Mo/ MCM-41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3):

王瑶 王安杰 阮立峰 鲁墨弘,哌啶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41担载的Mo系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 11

王瑶 孙仲超 王安杰 李翔 姚平经,Co-Mo/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论文集,2003,ISBN 7-80684-155-5:892

孙仲超 王瑶 王安杰 阮立峰 鲁墨弘 任靖 李翔 姚平经, MCM-41担载的硫化物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催化学报,2004, 10

孙仲超, 王瑶, 王安杰, 姚平经,氮化钼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进展, 现代化工, 2003, 23(5): 17-21

王安杰 王瑶 陈永英,匡国柱,姚平经,加部利明,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全硅MCM-41的合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6:41

李翔,王安杰,韩涤非,王瑶,胡永康. 以全硅MCM-41为载体制备W系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17(6):11-15。

李翔,王安杰,孙仲超,李矗,任靖,赵蓓,王瑶,陈永英,胡永康,全硅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41担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TPR研究,化学通报,2003,66(10):669-672。

王刚 王瑶 袁率 匡国柱 樊希山,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数测平台Xwork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0

李英 王瑶 樊希山 姚平经,2-丙醇水溶液尿素脱蜡装置节能改造,现代化工,2002,22(12)35-37

李英、王瑶、樊希山、姚平经,共沸精馏塔的热集成,第十一届全国化学工程科技报告会,湘潭市,2002,5.742-746

工作成果

1.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2000, 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2.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2001, 辽宁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99-04-01)

3.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200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01II-2-005-1)

4. 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 2002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6. 2003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

7. 2004年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