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村是厝斗地域的四个自然村枢纽,大部分姓张,张姓村民从松柏头拆迁于此,因建居在一形似斗之坑垄旁,故称厝斗。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三十二都山前铺,民国属玉仁保,1949年先后属三区玉仁乡、东岭区东岭镇,1958年属飞跃公社玉仁大队,1961年拆分成立东岭公社置厝斗大队,1985年改属东岭乡厝斗村委会。1996年东岭与东桥镇撤乡设镇属之。
地理位置
位于惠安县东桥镇东南部,湄州湾南部,东与西坑村和东岭镇土厝村接壤,西与燎原村交界,南与坑尾村和东岭镇东岭村交界。
行政区划
厝斗村系泉州市惠安县东桥镇十八行政村之一,厝斗村下辖:厝斗、松柏头、埔脚、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人口与面积
厝斗村落面积2.14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4020人,1150户。
建筑景观
厝斗村现留存的清代古建民居寥寥无几,中华民国建筑房屋几乎倒塌,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建筑已全部拆建,现民宅建筑各具特色,五花八门,最高为6层,大多是2、3层,整个行政村楼房树立。
物产经济
厝斗村人长年累月以男外为工、女内为农的经济模式进行。现已引进十家企业,正在投建投产,外来人口逐年增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交通建设
现四个自然村已全部铺设水泥路,做到村村通水泥路,全村水泥路10公里。
村容村貌
厝斗村的村民世代以勤劳俭朴为家风,男人大部分外出搞工程建设,女青年大部分进当地工厂学手艺,改变了贫穷面貌,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广大村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造就子女成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200余人。现有楼房600幢,老人活动中心场所(三场)落成,球场遍及各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卫生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