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是由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合著的图书,于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五卷,内容涵盖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三个方面。
内容提要
《中国思想通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为五卷。第一、二、三、五卷是在解放前编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的基础上增订修改而成;第四卷则是1959年新编写的。第一卷主要讲述古代思想,时间跨度从殷代至战国;第二、三卷聚焦于中世纪前期,涵盖了汉代至南北朝的时期;第四卷则探讨了中世纪后期,从隋、唐至明末的历史;第五卷则关注封建解体过程中的思想变迁,时间范围从十七世纪至清中叶十九世纪的四十年代。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民族丰富的思想遗产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作者简介
赵纪彬(1905~1982),原名赵济焱,又名赵化南,字象离,笔名向林冰、纪玄冰,安阳市内黄县千口村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11月至1963年11月任信阳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前身)院长、教授。
图书目录
序
上篇 中国古代思想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思想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亚细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诸阶段
第二章 中国古代思想总论
第一节 西周公国官学是怎样发生的
第二节 春秋思想的特点
第三节 战国时代思想的发展及其衰微
第三章 商朝的宗教思想
第一节 殷代世系的名号与古代思想探源
第二节 殷代的科学和宗教
第二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第三节 西周宗教思想和道德思想
第四节 西周统治阶级的政治颂思想及其内容
第五章 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的思想
第一节 诗句中所表现的西周社会的矛盾
第二节 悲剧诗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
中篇 孔墨显学
第六章 孔墨显学和前期儒学思想
第一节“维新”束缚下的孔墨思想
第二节 春秋末期学术下私人的社会和孔子“私学”的开创
第三节 前期儒家的政治论、道德论和天道观
第四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论的历史意义
第五节 前期儒家的知识起源论和知识方法论
第七章 前期墨家的思想
第一节 孔学优良传统的萎缩和儒墨对立的意义
第二节 前期墨家的阶级论和天道观
第三节墨子唯物主义的知识论
第四节 墨子的逻辑思想
下篇 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
第八章 老子思想
第九章 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
第十章 杨朱学派的贵生论和宋尹学派的道体观
第十一章 思孟学派及其唯心主义的儒学思想
第十四章 后期墨家的墨学发展及其唯物主义思想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综合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思想的没落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