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5日,中海油对外证实南海陵水17-2气田为大型气田,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陵水17-2气田首次测试成功获得高产油气流,测试日产汽车公司天然气56.5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陵水17-2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勘探前景
“南海大气区”寻梦路线图日渐清晰
南海西部海域是中国近海的主要天然气产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原国务院副总理、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曾对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要在南海寻找万亿大气区。如今,随着陵水17-2等天然气储量的不断发现,这一梦想正走进现。
南海北部珠江口、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分布着白云、荔湾区、宝岛、陵水、乐东黎族自治县等众多凹陷,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这些凹陷具有相似的充填发育、发展历史,有着相似的油气地质环境和成藏条件。陵水17-2构造勘探获突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排凹陷发现大批天然气田的现实性,使得这里勘探前景更加明朗。
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提出了建设“南海大气区”的构想,更使得圆梦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就是用一整套完善的天然气管网,把东方气田、崖城气田等一颗颗散落在南海海域的“宝石”串起来,形成一条“项链”,通过“南海大气区”建设,实现将各气区联网,进而提高开发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能力。
大型气田
此次陵水17-2气田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981”钻井平台负责作业,2014年09月15日中海油证实该气田为大型气田,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但中海油一直未透露具体储量和产能等数据。此次为首次对外透露测试日产量数据,该产量数字创造了中国海油自营气井测试日产量最高纪录,初步表明陵水17-2气田为大型气田。业内普遍将储量超过300亿立方米的气田定义为大型气田。
中海油已大幅上调了陵水深水天然气发现的估算储量,计划在陵水17-2气田钻10口勘探井和评价井。陵水的探明、概算和可能超过750亿立方米,估计天然气总地质储量在1760亿立方米。勘探和评价钻井活动在从原陵水发现向西、向东扩展。
中海油正在作业的为第四口井,井位水深1491米,该井设计井深为3544米。
开发意义
陵水17-2气田是中国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陵水17-2-2井创下了当前国内自营油气田最大钻探水深1547米。此次陵水17-2气田作业时效平均为93.47%,比本区前期作业提高了22%,建井周期平均为40.21天,比本区前期作业减少了37%。
陵水17-2测试的成功创下三项“第一”: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深水自营勘探获得了第一个高产大气田;“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第一次深水测试获得圆满成功;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第一次成功运用。
通过“南海大气区”建设,做到统筹灵活调配天然气走向;积极开拓高端稳定市场;可形成海上东西部联合局面,大幅度提高气田开发效益,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同时为周边已发现的边际气田和待发现气田预留接入空间,降低后续气田的开发成本、促进深水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以实现南海天然气资源的规模、高效动用。
加快建设一条连通南海西部环海南岛所有气区(东方市/乐东气区、崖城气区及文昌气区)的海上天然气管输大动脉,将改变南海西部东方/乐东气区与崖城气区两大基地独立开发、应急能力不足的局面。
“深海一号”能源站将在陵水海域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油气生产设施安装和调试工作,预计今年6月具备投产条件。陵水17-2气田投产后将依托海上天然气管网大动脉每年为粤港琼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深海天然气,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背景知识
南海油气资源极其丰富,70%蕴藏深海,但深海勘探难度极大。在深水区,水体环境、海底稳定性和沉积地层岩石强度与浅水区差异明显。受海床不稳定、坡度大、岩石强度低、温度低等条件影响,技术难度和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
南海西部深水海域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曾与外方在南海进行合作勘探,由外方担任作业者,外方认为这里存在烃源岩埋深过大、储层不够发育、存在高温高压等诸多难题。外方退出后,中国海油南海西部深水勘探研究人员设立深水课题研究组,展开技术攻关,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陵水17-2勘探实践,明确了深水区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优质储集体发育、大型勘探目标成群成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首选中央峡谷陵水17-2进行钻探,2013年部署陵水17-2-1等探井。
陵水17-2构造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距海南岛约150公里,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陵水17-2-1井由“海洋石油981”承钻,2014年1月开钻,2月完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认真分析深水作业技术难点,结合海域特点,开展16项专项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创新了深水钻井及测试工艺。这些技术创新保证了作业安全顺利,钻井指标、后期开发成本处于最优状态,不仅钻获良好油气显示,且作业效率、建井周期、钻井费用等多项钻井指标均创中国国内最佳。这凸显了深水团队良好的作业管控能力及“海洋石油981”深水作业能力,表明中国海油已基本掌握全套深水钻完井技术和深水管理要素。
钻井平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陵水17-2气田钻获高产气流,意味着中国海域发现首个自营深水高产大气田。
面积与足球场相当有45层楼高
“海洋石油981”是个大家伙。平台上井架直冲云霄,密密排满高耸的钻柱,仰视犹如钢铁森林。平台长114米,宽78米,面积与一个足球场相当。平台自重超过3万吨,有45层楼高。
这座庞大设备有个拗口的正式名称: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她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代表了当今世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
为南海而生的独特设计
“海洋石油981”可以说是为南海而生,从设计最初,她就针对南海的特殊海况而设计——
她的最大作业水深是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瞄准了油气资源丰富而勘探难度高的深水海域;
她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这相当于遭遇17级台风,能迎战南海恶劣海况;
她有复杂的锚泊系统,采用3000米水深范围DP3动力定位、1500米水深范围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能够保持平台在大风大浪中相对稳定;
她的可变载荷9000吨,由于南海海域广阔,返回陆地补给困难,这一全球最大的可变载荷,大大提高了平台的远海作业能力。
作业人员约有180人,是深水舰队旗舰。
重要进展
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井2019年12月正式开钻 ,这标志着我国已系统掌握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全套技术。陵水17-2气田已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方,预计平均日产汽车公司天然气900万方,高峰年产气可达33.9亿方,超过全国15个省市的单省年天然气消耗量。
陵水17-2气田所处的海域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地质结构复杂,埋深大,存在高温高压等诸多难题。在开发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诸多难题,填补了多项深海油气勘探技术空白。
2014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钻获中国首个自营深水高产大气田陵水17-2,5年来,项目团队攻克了1500米开发井深水水合物防治、30年长周期高产等技术难题,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等技术方案审查。2018年12月,陵水17-2气田正式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深水钻井项目经理刘和兴介绍:像陵水17-2这样千亿规模的气田,从勘探到开发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我们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8年的工作量,进行了3大类超过20项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突破包括深水开发井水合物防治这些方面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陵水17-2的勘探突破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深水高温高压气田陵水25-1和我国首个超深水气田陵水18-1等一批深水天然气田。通过不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突破并掌握了1500米水深半潜式平台设计建造技术,以及配套国产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多项技术。
数据显示,全球海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量超过1200亿吨油当量,其中大部分均分布在深水区域;我国海域深水油气储产量潜力巨大,深水油气总地质资源量约350亿吨油当量,总体开发程度较低。中国海油计划到2025年,国内海上石油产量实现净增1100万吨、天然气产量增加100亿立方米以上。
2020年5月,我国首个海上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浅层钻井作业圆满完成。
参考资料
中海油在南海新发现高产大型气田 首提大气区构想.新浪网.2014-09-15
我国首个海上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 - 2浅层钻井作业圆满完成.海外网.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