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唇羊耳蒜(学名:Liparis balansae)是兰科羊耳蒜属的一种植物,为附生草本。其假鳞茎密集,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状倒披针形,坚纸质。花期为9-11月,果期为次年春季。分布于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西南部、云南省东南部、越南泰国,生长于海拔500-1600米的林中或溪谷旁的树上或岩石上。

形态特征

圆唇羊耳蒜是一种附生草本。假鳞茎密集,近狭卵形或卵形,长1-1.5厘米,直径4-7毫米,顶端具1叶。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状倒披针形,坚纸质,长10-17厘米,宽1-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柄,有关节;叶柄长2-4厘米。花葶长11-25厘米;花序柄扁圆柱形,两侧具狭翅,下部无不育苞片;总状花序疏生3-5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在花序基部的长7-15(-20)毫米,向上渐短;花梗和子房1.5-1.8厘米;花绿色,疏离;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1厘米,宽2-2.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披针形,略比中萼片宽;花瓣近丝状或狭线形,长约1厘米,宽约0.7毫米;向先端渐狭,先端钝或略有不规则缺刻;唇瓣扇状扁圆形或宽倒卵状圆形,长8-10毫米,宽10-11毫米,先端浑圆或近截形,具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齿,基部收狭,有2个胼体;蕊柱长约5毫米,稍向前弯曲,上端在柱头两侧具翅,翅下弯成长约1.1毫米的钩;药帽较长,近长圆形。蒴果倒卵形,长1-1.2厘米,宽6-7毫米;果梗长9-15毫米。花期9-11月,果期次年春季。

分布范围

圆唇羊耳蒜分布于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西南部(峨眉山市屏山县)、云南省东南部(西畴县屏边苗族自治县)、越南泰国

栖息环境

圆唇羊耳蒜生长于海拔500-1600米的林中或溪谷旁的树上或岩石上。

保护级别

圆唇羊耳蒜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