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美学》,又称《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由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美学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53年撰写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并于1855年初版。在1888年的第三版序言中,作者强调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艺术作品无法等同于鲜活的现实”。
内容简介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中批判了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派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观,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美学观。他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定义:“美是生活”,主张任何能够展现或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记忆的事物都是美的。此外,他还肯定了现实高于艺术的观点,认为艺术仅仅是现实的替代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体现其价值。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还认为文学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具备再现、说明和判断生活的作用。他对崇高的理解是,当一个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显得极其庞大时,便会产生崇高的感觉。他认为悲剧是人类面临的困难或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生活事件,并且这种悲剧性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客观条件和社会背景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批评了“纯艺术论”,认为艺术的内容应该是自然界和生活中所有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在典型的创作方面,他强调艺术家应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而不是通过自然主义的方式或抽象概念来塑造角色。
影响
《生活与美学》被认为是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首次尝试以唯物主义视角探讨美学问题。这本书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车尔尼雪夫斯基 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豆瓣.2024-11-26
生活与美学.豆瓣读书.2024-11-26
生活与美学.微信读书.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