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陟焱,女,羌族,中共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秘书长,文化部“羌族文化艺术保护基金会”理事及咨询专家,中国汶川羌族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三峡学院特聘研究员。彭陟焱是羌族第一位女博士,1968年9月出生于茂县,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
人物经历
彭陟焱1968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2001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民族史、清史专家王翰先生,攻读专门史(清史)博士,2004年获得史学博士学位,成为羌族的第一位女博士。她的博士论文《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获得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洪业奖学金”。彭陟焱曾作为中组部“西部之光”清华大学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研究方向
彭陟焱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羌族历史。
学术成果
彭陟焱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专著1部,与人合作4部。她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羌族民间信仰及原始宗教调查与对策研究》40多万字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项并获良好等级;完成了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之子项目《羌族卷》近30万字的书稿;完成了《西藏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研究》的编撰和统稿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民委课题《羌族地区震后社会状况调查》。
获奖记录
彭陟焱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区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个人奖”和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主讲课程
彭陟焱主要承担《中国民族史》《藏族史》《藏族文化概要》《史学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