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道格拉斯·福斯贝里(Richard Douglas Fosbury,1947年3月6日 - 2023年3月12日)是一位美国跳高运动员,被认为是田径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之一。他在1968年奥运会上赢得金牌,并以一种“背部先行”的技术彻底改变了跳高项目,这种技术现在被称为福斯贝里跳。他的方法是向横杆斜跑,然后转弯并向后跳过横杆,这使他在飞行中的重心比传统技术要低得多。自福斯贝里在墨西哥的表现以来,这种方法几乎被普遍采用。尽管他再也没有回到奥运会,但福斯贝里在退役后继续参与田径运动,并在世界奥林匹克协会的执行委员会任职。2014年,福斯贝里在爱达荷州众议院的选举中未能成功挑战史蒂夫·米勒。2018年,福斯贝里在布莱恩县委员会的选举中击败了现任的拉里·肖恩,赢得了席位,并于2019年1月就职。

人物经历

高中时期和福斯贝里跳的起源

福斯贝里出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在就读梅德福德高中时,16岁的他开始尝试新的跳高技术。福斯贝里在使用当时主流的跳高技术时遇到了困难。在他的高中二年级时,他未能完成5英尺(1.52米)的跳跃,这是许多高中田径比赛的资格高度。当时的主流技术是跨栏式,这是一种复杂的动作,运动员面朝下越过横杆,并逐个抬起腿部。福斯贝里发现很难协调跨栏式所涉及的所有动作,因此他开始尝试其他跳高方法。

福斯贝里后来回忆说:“我知道我必须改变我的身体位置,这就是最初的革命,接下来的两年是进化。”起初,他尝试使用一种称为直立剪刀式的技术。在这种方法中,跳高者直立跑向横杆,面朝前方,在跳跃过程中逐个抬起直腿越过横杆。跳高规则只规定选手在起跳时必须单脚跳跃;没有规定选手越过横杆的方式,只要他们能越过就行。

当他开始尝试这种技术时,他逐渐对其进行了调整,使自己更加舒适,并从中获得了更多的高度。尽管如此,它远不如一次执行良好的跨栏式跳跃那样协调,一位历史学家甚至将福斯贝里早期的尝试称为“空中抽搐”;然而,在他高中二年级后期和三年级初期,这种技术开始产生效果,他逐渐能够跳过更高的横杆。

福斯贝里逐渐改变了跳跃中的身体位置,到了高中毕业那年,他已经开始背部先行、头部先下地越过横杆,跳跃结束时弯曲身体并踢起腿部。这要求他背部着地,但在他高中三年级之前,他的学校已经将木屑跳坑更换为更软的材料,因此他能够安全着陆。

幸运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各地开始普遍使用泡沫橡胶替换着陆面。此前,使用剪刀式的跳高者能够直立越过横杆,然后用脚着地,而使用西部翻滚或跨栏式的跳高者则是用手和领先腿进行三点着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大学开始使用由网状网固定在一起的软泡沫橡胶束。这些泡沫橡胶不仅更软,而且还比地面高出约三英尺(0.91米)。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高中也开始跟随大学的脚步,采购泡沫橡胶跳坑。有了更软、更高的着陆面,福斯贝里能够安全着陆。

然而,由于并非所有高中都能负担得起升级后的泡沫材料,福斯贝里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压缩了几个椎骨。福斯贝里从这次伤病中恢复过来。

福斯贝里的教练起初鼓励他继续练习跨栏式,但当他的成绩继续提高时,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在他的高中三年级,他以6英尺3英寸(1.91米)的跳跃打破了学校记录,第二年在州比赛中以6英尺5.5英寸(1.969米)的成绩获得第二名。

这项技术在1964年被命名为“福斯贝里跳”,当时《梅德福邮报论坛报》刊登了一张标题为“福斯贝里跳过横杆”的照片,而在一篇随附的文章中,一位记者写道,他看起来像“船上翻腾的鱼”。其他人的评价甚至更加苛刻,有一家报纸在福斯贝里的照片下写道:“世界上最懒的跳高运动员”。

大学

福斯贝里于1965年从梅德福德高中毕业后,就读于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瓦利斯分校。学校的教练伯尼·瓦格纳(Berny Wagner)相信福斯贝里最终会使用西部翻滚技术取得更好的成绩,并说服他在大一时继续练习旧技术,尽管他被允许在新生比赛中使用“跳跃”。然而,在福斯贝里大二那年,争论结束了,因为他在赛季的第一场比赛中跳过了6英尺10英寸(2.08米),打破了学校记录。

福斯贝里后来回忆说:

比赛结束后,伯尼走过来对我说:“够了。”这就是计划A的结束,转向计划B。他会研究我在做什么,拍摄它,甚至开始尝试教给年轻的跳高者。

国家体育媒体开始注意到这位来自俄勒冈州的跳高运动员,他的风格很不寻常。他登上了1968年2月《田径与田赛新闻》的封面。福斯贝里使用他的新技术赢得了1968年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冠军——这是他连续两年的冠军之一——以及美国奥运会选拔赛。

福斯贝里继续完善他的技术,发展出一种曲线形的J形跑道。这使他能够提高速度,而最后的“曲线”步骤有助于旋转他的臀部。随着速度的增加,他的跳跃高度也增加了。福斯贝里在起跳时几乎不使用手臂,没有向上“抽动”它们,而是将它们保持在身体下方:下一代跳跃者会增加手臂抽动。福斯贝里的关键发现是需要调整他的起跳点,随着横杆的升高。他在空中的飞行描述了一个抛物线:随着横杆高度的提高,他需要更多的“飞行时间”,以便在他的臀部越过横杆时达到弧线的顶点。为了增加“飞行时间”,福斯贝里将起跳点越来越远地移离横杆(和跳坑)。跳高者有一种自然倾向,会被吸引得更靠近横杆,而且需要心理纪律来向外移动,而不是向内。相比之下,经典的跨栏式跳高者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落脚,距离与横杆平行的线不到一英尺。福斯贝里尝试超过7英尺(2.1米)高度的照片显示,他距离横杆起跳点近4英尺(1.2米)。

在1968年户外赛季,福斯贝里赢得了太平洋8区联盟冠军,并在6月中旬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赢得了NCAA冠军,跳高7英尺2.5英寸(2.197米)。第二年他再次获得这些胜利。

福斯贝里参加1968年夏季奥运会

在6月中旬赢得NCAA冠军后,福斯贝里两周后在洛杉矶赢得了美国奥运会选拔赛,跳高2.16米(7英尺1英寸)。尽管赢得了比赛,但他在奥运队的位置并不稳固,因为美国奥委会担心在地平线的洛杉矶取得的成绩可能无法在墨西哥城的高海拔地区复制。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南湖塔霍附近的奥运训练营Echo Summit举行了另一场比赛。在那场比赛中,福斯贝里是四名跳过2.18米(7英尺1+7/8英寸)的男子之一,但由于失误,他排名第四。横杆被提高到2.20米(7英尺2+5/8英寸),这是四人之前从未跳过的高度。然而,奥运会老将埃德·卡鲁瑟斯(Ed Caruthers)、高中生雷纳尔多·布朗(Reynaldo Brown)和福斯贝里都在第一次尝试中跳过了。当第四名选手,一直领先比赛的高中生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artfield)三次尝试都未成功时,三名跳高运动员的奥运队就确定了。

墨西哥城的1968年奥运会上,福斯贝里赢得了金牌,并以2.24米(7英尺4+1/4英寸)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展示了新技术的潜力。尽管跳高界最初对这种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福斯贝里跳”很快获得了认可。在决赛中,只有三名跳高者跳过了2.20米(7英尺2+5/8英寸),福斯贝里凭借第一次尝试就跳过每个高度而领先。在下一个高度2.22米(7英尺3+3/8英寸),福斯贝里再次在第一次跳跃中跳过横杆。他的队友埃德·卡鲁瑟斯在第二次尝试中跳过,而苏联的瓦伦丁·加夫里洛夫(Valentin Gavrilov)三次尝试都未成功,获得了铜牌(第三名)。横杆被提高到2.24米(7英尺4+1/4英寸),这将是新的奥运会和美国记录。福斯贝里前两次尝试都未成功,但第三次尝试跳过了,而卡鲁瑟斯三次尝试都未成功。赢得了金牌并打破了美国记录后,福斯贝里要求将横杆提高到2.29米(7英尺6+1/8英寸),希望打破瓦列里·布鲁梅尔(Valeriy Brumel)五年前创造的2.28米(7英尺5+3/4英寸)的世界记录。他在2.29米(7英尺6+1/8英寸)进行了三次尝试,试图打破世界记录,但没有成功。

福斯贝里的体育遗产和跳跃的主导地位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40名参赛者中有28名使用了福斯贝里的技术,尽管金牌得主尤里·塔马克(Jüri Tarmak)使用了跨栏式。在女子项目中,冠军乌尔里克·迈法斯(Ulrike Meyfarth)使用了福斯贝里的技术。到了1980年,16名奥运会决赛选手中有13名使用它。从1972年到2000年,36名跳高项目的奥运奖牌得主中有34人使用了“跳跃”,使其成为跳高比赛中的主导技术。

获得荣誉

奥运成绩:

金牌 1枚

1968年墨西哥夏季奥运会是迪克-福斯贝里的第一次奥运之旅,这届奥运会也见证了给跳高运动带来革命的“福斯贝里背越式跳高”的诞生。当时,跳高运动员都从内侧脚起跳,再侧转外侧脚,横过标杆。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跳高,助跑到最高速度时从外侧脚起跳,在空中旋转身体,头部和背部先过横杆。当时的教练员们都对这个动作嗤之以鼻,但是墨西哥城的观众都被福斯贝里的动作所吸引,都为他的成功欢呼。福斯贝里成功的越过了2.22的高度,并以个人最好成绩2.24米夺冠。到了1980年,奥运会跳高比赛历史中16个最好成绩有13个是由福斯贝里背越式跳高创造的。其实,福斯贝里不是第一位采用背越式方法跳高的运动员,在他的墨西哥奥运之前的1963年,就有一位来自蒙大拿州的布鲁斯就曾用背越式越过横杆。

技术背景

理查德·福斯贝里(RICHARD FOSBURY)是美国著名男子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创造者。

现代奥运会被称为"福斯贝里式"的跳高技术后来改称为背越式跳高技术。这项技术的首创者是美国人理查德·福斯贝里。在一次小学体育课的跳高练习中,福斯贝里用仰卧式越过了横杆,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可是以后他却独创了背越式的过杆技术,这是跳高史上重大的改革。在1968年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他以独特的背越式过杆姿势跳过了2.24米的高度,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夺得了金牌

福斯贝里1947年3月6日出生于美国的波特兰。年轻时的他一直梦想着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那时全世界跳高流行的姿势是“仰卧式”,他也沿用此式练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爱动脑筋的福斯贝里总觉得这种姿势不能把腰腿的力量全用上,于是他便钻研起来。一天他突然获得灵感:如能简单地平放身体过杆,可能效果更佳。经过一番琢磨,他找到了一个方案:跑弧线接近横杆,转身单腿起跳后背对横杆,头部、上体、臀部、脚依次过杆,用肩背部落地。福斯贝里最早采用这种姿势时,人们都感到滑稽可笑,但他毫不动摇,坚持采用背越式参加跳高比赛。1965年18岁的福斯贝里用这种独特的背越式技术越过了2米的高度,使人们看到了这种新姿势的生命力。

1967年福斯贝里的背越式技术更趋完善,用背越式超过了2.13米,进入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行列。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他以2.24米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获金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被他舒展而优美的姿势征服了,人们把背越式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称为“福斯贝里背越式”。福斯贝里是第一个采用背越式过杆技术并获得重大成就的运动员。这是跳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背越式技术的优点在于动作简单、自然、容易掌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自从福斯贝里以背越式技术获得奥运会冠军后,世界上许多优秀选手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进入80年代后,风行一时的俯卧式技术几乎完全被背越式技术所取代。1987年国际田径联合会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福斯贝里在1968年用全新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时刻,评选为世界田坛75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田径运动的起源: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以及飞禽走兽的斗争中,需要有快速的奔跑,敏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等本领。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经常地重复这些动作,便逐渐形成了走、跑、跳、投等各种技能。为了提高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人们又有意识地进行走、跑、跳、投的练习,以至逐渐形成了这些项目的比赛形式。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是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648年,又增加了跳跃、投标枪、掷铁饼、摔跤等比赛项目。

奥运事迹

按照奥林匹克协议的声明,当第一名芝加哥马拉松赛运动员跑进赛场时,他应该因跑最后一圈而受到观众的关注。

但是1968年举办的这届奥运会不是,因为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了正在场地内准备跳高比赛的一个小伙子

--福斯贝里身上。

公众们被提前告知,迪克·福斯贝里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跳法,创造了一种奇异的跳高方式。要知道,让人们接受新姿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这种怪异姿势又会让成绩有多少飞跃呢?毫无疑问,这是跳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然而,这次革命能成功吗?

在场的8万名观众被福斯贝里的每一个动作所吸引,跳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跳跃,是大自然赋予地球上许多动物的一种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类在认识到自身具备这种能力之后,专门设计了跳高这个项目,用来判定克服地心引力,跨越垂直高度的能力。

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跳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曾经广为流传。在古代日耳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越横排马匹的比赛,有人最多跳越过横排着的 6匹马。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跳高比赛。

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苏格兰。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古巴人索托马约尔在1993年将世界纪录推高到2.45米。

从1.575米到2.45米,是什么促进了这个巨大的跨越?

是人的弹跳能力有巨大提高吗?

不是,是人们改进了跳高的方法。

从跳高运动史看,l00年内,跳高的姿势却发生了五次变革,即跨跃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五种。每改革一次姿势,跳高的世界记录就提高一大截。

l.70米的第一个世界记录是用跨跃式创造的。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巴克斯捷尔越过1.90米的横竿,用的是剪式。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用滚式创造了2.01米的好成绩。

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率先采用俯卧式。当俯卧式出现之后,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代了跨越式,因为采用俯卧式能够越过更高的横杆,就此跨越式跳高仅仅留在中学体育课上。

1970年,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以2.29米的优异成绩将俯卧式推向了高峰,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福斯贝里小的时候就学习了俯卧式跳高,但他就是无法跳得比1.63米更高。在1963年的某一天,他发现要跳得更高,必须本能地抬臀并把肩往后。他回忆道:"随着横杆越升越高,在过杆时我更加尽力地像躺着,不久我的背便直了。"

福斯贝里的这种原创姿势使他轻易地跳过了2.01米。背越式与传统姿势的区别在于,无论是跨越式、剪式还是俯卧式,都是距离横杆近的内脚起跳,背越式是颠覆性的采用外脚起跳,而传统姿势都是腿、腰先过横杆,而背越式则是先过头部上肢,背部朝向横杆,双眼仰望蓝天。然而,传统势力对这种姿势的批评却越来越严厉,认为这种姿势很容易把脖子扭断,福斯贝里必须在奥运会上证明背越式的优越。终于,那一刻来了,这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一跳。2.22米时,对手纷纷放弃了;2.24米,只剩下福斯贝里一个人,前两次试跳失败了,第三次试跳。

福斯贝里成功了!这个高度是奥运会跳高横杆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而这枚金牌也是仰望蓝天越过新高度的一枚金牌。这个革命性的跳跃姿态用福斯贝里的名字命名。

然而,传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抛弃,背越式跳高又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才主宰了跳高界。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16名进入跳高决赛的选手中有13名采用福斯贝里创造出来的背越式。

中国运动员朱建华曾经运用背越式创造了世界纪录2.39米,现在奥运会上的跳高运动员,无论男女都采用了背越式。

福斯贝里,将跳高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当然他也同时获得了奥运会金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