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斋杂稿》是由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部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八卷以及《续稿后》十二卷。这些作品最初被收录于浙江鲍士恭家族的藏书中。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出生于覃怀地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宰相李邦彦的孙子。南渡之后,他迁居到了嘉兴。尽管他的祖父李邦彦因才能平庸而被人轻视,但李曾伯却以其卓越的事功闻名于世。他曾担任过著作郎等职务,并多次负责漕运事务,还七次出任地方军事长官。他对军事事务有着深入的理解,在任职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后来,他晋升为观文殿学士,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大臣之一。他的作品主要包含奏疏、表状等文书,其中大多深刻理解了当时的形势,对事物也有着详尽的认识,许多观点都可以付诸实践。然而,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虽然横溢,但风格并不符合常规。总的来说,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愿意追随别人的脚步。他的《可斋杂稿》是在淳熙年间壬子年编纂的,《续稿》则是宝庆年间甲寅年编纂的。至于《续稿后》,并没有明确的编纂时间记录,只知道都有李曾伯自己的序言。他的儿子李杓曾经将这三个部分的作品汇集起来并在荆州进行了雕刻。湖北仓使刘甄也在武陵进行了雕刻。咸淳庚午年,书店又发行了一种小型版本,这个版本的序言就是李杓写的。由此可见,李曾伯和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流传甚广。不过,这三份稿件都是独立编纂的,直到元代的《嘉禾志》中才首次将其统称为《可斋类稿》。这是后人的合并命名,与最初的宋版有所不同。为了保持原貌,我们仍然使用三集原本的名字来称呼这部作品。

参考资料

可斋杂稿.番茄小说.2024-09-25

可斋杂稿词.百度学术.2024-09-25

李曾伯.古诗文网.2024-09-25